單純的力量是否已經足夠應付街頭搏鬥?《犯罪都市》看似簡單卻暗藏的招式!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3年7月25日

Cover image

早前有Podcast聽眾提問,就問如果透過運動和健身得獲得非常強健的體魄和力量,是否已經足以應付街頭搏擊呢。聽眾還特別舉例,引用馬東石的電影系列《犯罪都市》來比喻,當時只能以僅有的邏輯推論,而到今天看過第一集的電影後,或者可以令問題答得更仔細。

 

絕對武力,是「武」和「力」的結合

 

武術是關於搏擊的技術,但徒具技術而沒有力量的話,再厲害的招式都不過是花拳繡腿。又,假若整件事是倒轉來說呢?絕對強大的力量是否就能壓過武術技巧呢?從邏輯而言,這條題目還是很值得討論。

 

傳統功夫的論述當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就是「一膽二力三功夫」。在搏擊的過程當中,膽量固然最重要,從現代的運動科學來說,就是心理質素的反映。在膽量之後,排第二重要的是「力量」,所謂「拳怕少壯」,正正是指在徒手搏擊當中,年輕人的孔武有力會佔有很大程度的優勢,這一點是老人家難以制勝的,又,力量不但是肌力,還涉神經系統的反應,一個老年人在肌肉流失的同時,神經系統會同步退化,導致在搏擊當中還是會有一點劣勢。

 

來到最後才談的「功夫」,那就是武打的技術。如果在膽量和力量之後才說到功夫的話,那麼,是否更應該多練力量和膽量,而不是功夫呢?

 

這一點可以筆者近年來一直提倡的重要觀點,那就是修練武術,力量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就如上文所說,沒有力量的功夫可以沒有作用的,所以在習武時要多練的體能訓練,就是為了減低因力量所拉開的差距,從而嘗試克敵制勝。

 

有一點很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份武術的假設,特別是東方武術的理論當中,大多先設定自己是較弱的一方,如何去以弱勝強。很明顯,在擁有充份的力量之下,力量的作用比起武術來得重要。但是,就是因為絕大部份的武術是學習如何以小搏大,以柔制剛,單純的力量在武術家面前,那就不過是一個演武的機會。因為武術一直學習的,就是如何在劣勢當中創造勝利。


 

馬東石的功夫

 

雖說馬東石擁有極為強壯的身型,也在電影當中展現出完全力壓眾人的力量,雖然電影當中鮮有提及他的角色背景,然而,馬東石本人可不是一個單純的健身狂。馬東石本人在美國讀書,畢業於體育系,並曾經擔任UFC選手,後來的冠軍Mark Coleman的私人教練。與此同時,馬東石作為一名演員,他可是以動作演員作為目標,其偶像是《洛奇》的主角史泰龍,因此他並不徒具力量,而是確確實實的和武術拉得上關係。

 

 

雖然在資料當中並沒有很明確的說過馬東石練習過甚麼武術,但從電影當中可見,馬東石應該有練習過柔道或摔跤之類的動作。這些摔倒人的技巧看似以力量優先,但其實要令人如此大幅度的倒地,又或是說,要令動作看起來如此流暢,事實上是技巧多於力量。

 

單純的蠻力是難以抱起一個人,甚至完成一記過背摔。從上圖可見,馬東石的動作完整地控制了對方的手臂,又,一般沒有真正練習過的人,甚少會把對方的手抱在肩外而不是肩上。然而,如果把手臂放在肩上的話,對付擅長地板控制的寢技,比如巴西柔術等對手,即使成功摔倒對方,但危險可能馬上落在自己身上,就是自己的頸會被對方控制,甚至絞暈。

 

另一方面,在《犯罪都市》第一集的洗手間決鬥,馬東石以背後裸絞降服對方。這一招經常在不同電影裏出現,令不少人以為,在對方背後抱緊對方的頸便能令人窒息。但是,裸絞其實並不容易完成,特別是用力的技巧,受過訓練和沒有受過訓練的人是完全兩個方向的用力方法。以一般沒有受訓的人施展裸絞的話,雖然被鎖的人會很不適,但卻未至於會窒息。

 

因此,如果以《犯罪都市》當中的角色而論,雖然看似以單純的力量解決了一切,但實際其實不少細節在當中展現了出來,才會令所有打鬥場面如此輕鬆。

 

無招勝有招的直白演繹

 

「無招勝有招」可說是出自金庸小說當中最為經典的武學比喻,這句話是否單純的小說對白呢?其實不是。所謂的無招勝有招,並不是指沒有學過的人比學過的更厲害,而是招式能夠深化了成為自然的動作,而不是單純的練習動作,這一點才是最難最難的。


從武術招式的演化看,為甚麼同一招和套路,有人覺得有用,有人覺得只能看不能用呢? 

 

以其他運動而論,例如足球,無招勝有招的演繹,就是球隊並不是以特定的戰術套路,A傳球給B,B接波後策動進攻向邊線,然後傳球給後上的C攻門。而是當球員接到球後,即使不是A傳給B而是給D,又或是A自己向著邊線進攻,都能完成攻勢,不一定有特別的模式,也能攻入球門。

 

傳統的搏擊練習,都是以套路為先。你一拳,我一擋,然後還擊。可是,現實世界的搏擊,對方的拳不一定是直拳,你也不一定可以擋得下來。那麼,如果還必須要跟著套路的打法,那就會令一切顯得無用。

 

在《犯罪都市》當中的招式,就是很快很直接和很有效的攻擊。比如馬東石可不是隨手一揮,以空氣的流動便令對方倒下。而是確確切切地擊中對方的特定位置,才會產生相應效果。舉例,無論一巴掌的力量有多大,如果那一巴掌只是擊中手臂,在沒有神秘力量加持之下,正常都不會昏倒在地。可是,當那一巴掌是準確而有力地轟中下顎,那就是職業拳手都難以招架。

 

因此,所謂的絕對力量,其實並不完全是力量的表現,特別以馬東石在電影中的表現,更是以一種深化了的技巧隨手地施展出來。武術訓練的最大作用,是讓力量能夠更有效在搏擊當中施展出來,在《犯罪都市》的對打當中,即使馬東石擁有眾人之間最強大的身軀,也不可以在最後的決鬥裏輕鬆解決那個身形比他「瘦弱」得多的黑龍江逃犯了。

 

不過,以電影觀賞角度而論,韓國以武打為主題的電影,很多時候都是以這種簡單的模式,並經常配合跆拳道的高位踢擊技巧,來實現出另一種武打電影風格。可是,這又導致在比較其他的武打電影風格時,顯得有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感覺。就如筆者經常提起的港產武打電影,那是以傳統中國功夫的動作設計套用於現實場境之中,是一種難以追求的美感。又比起美式硬漢武打而言,那些高踢就顯得太過花巧。

 

可是,韓國電影也是在追求不同文化和技巧當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而馬東石沒有這些高踢,反而造就了《犯罪都市》的爽快感覺。或許也是另一種「簡單就是美」的暴力體現。

簡潔的武力卻不失霸氣的《Nobody》

 

(撰文:鍾禮賢師範,專項研究武術的運動教練。國際跆拳道聯盟國際教練,黑帶五段師範,多年來熱心於研究跆拳道的歷史和技術,透過運學科學實踐驗證,為融合武術與運動科學而努力。)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