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輕物質生活》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2023年7月22日
作者:陳杰屏
出版:蜂鳥出版
✵ 提要:
香港寸金尺土,家中空間不足,「極簡主義」、「輕物質主義」、「斷、捨、離」等概念也相繼流行,不少人更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各種整理和收納方法,減少雜物,可以騰出更多空間,節省時間,令生活變得美好。
書中也有提及不同整理和收納方法,例如「七五一法則」、「一out一in」、「八二法則」、「用完歸位」等。「七五一法則」是指分別在封閉式空間(衣櫃)、開放式空間(玻璃櫃)和展示性空間,收納量在七成、五成和一成。這樣,空間看起來會比較整潔和美觀,找尋物品也能一目了然。
✵ 讀後感:
|重點在「留」不在「丟」
未讀這本書以前,我一直認為整理就是強調「丟棄」,丟棄沒有用處、不喜歡、不實用的雜物,從而得到更多空間,但原來整理術的重點卻是強調「留」,有需要和有價值的物件留下,留下「當下」喜愛的、需要的、會用的,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需要,並根據使用頻率、便利性及季節性有系統地收納。
|情感類雜物
情感類的物件通常最難捨棄,舊相薄、友人贈送的禮物、畫冊等,全部都載著滿滿的珍貴回憶,就像我自己,也有一個盒子放滿求學時期跟朋友家人的合照、信件、旅行的明信片和紀念品等。在收拾房間時,偶爾翻開盒子,看到裡面的舊信件、舊相片時,都會勾起過往的回憶,時間愈久,囤積的便愈多,令人感恩和愉快的事物可以留下,但令人產生負面情緒的就要丟棄,如舊情人送的禮物或者合照等,有捨才有得。
|生前整理
讀這本書最大的得著莫過於「生前整理」,平常聽到的通常都是如何整理家居,收納雜物等,但生前整理卻很少聽說過。生前整理是將平日不擅表達/ 不敢表達的感情轉化為文字,透過整理物品和製作終活筆記,作出感謝和道歉。近年,生前派對漸漸盛行,很多人會在生命終結前舉辦一場派對,邀請親近的人,一起度過歡愉的時刻。
在電視或新聞報道中,因為遺產和遺物的情況交代不清楚,令在世的親友反目成仇的事情屢有發生。生前整理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喪禮的細節安排、遺物的交托、親人未來的規劃等,最好紀錄在終活筆記中,也把自己心中所想,平常難以啟齒的說話,寫在筆記上,讓在生的人留有念想,也可以減少因為未來得及說出口的話、抒發的感情而留下的遺憾。
推薦給所有想了解更多收納整理方法,想過輕物質生活的讀者。
書摘:
❀ 只丟物不會扭轉你的人生,有意識地選擇才是理想生活的原點。
❀ 布施是一種公德,而非把他人當作垃圾桶,將丟棄的責任轉嫁他人。在付出者開心的同時,也要考慮接受者是否快樂。
喜愛推薦:★★★★
易讀:★★★★★
©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