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畢業生的五句說話

半宅職薯

半宅職薯

2023年7月14日

Cover image

又到了畢業季節,半宅職薯想趁這機會給新畢業的你五句說話,讓你的事業更加亨通。

 

「感到迷惘,因為你有選擇」

我十八歲便出來社會工作,並未感覺到絲毫迷惘,因為我沒有選擇。

 

我必須努力工作,以博取升職加薪,換取更好的地位和視野。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迷惘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如果你今時今日感到迷惘的話,我想先恭喜你。因為有條件,才有資格去選擇;有選擇,才會感到迷惘。

 

青春的價值在於機會和可能性。我建議你把握時間,仔細的觀察社會環境,洞悉未來大趨勢,好好選擇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延伸閱讀: 公營機構加入趁年青? 先入私企再入公企非最佳選擇]

「升學不是增值,而是消費」

這聽起來感覺很荒謬,也和你爸爸媽媽所灌輸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但在我眼中卻是事實。

 

進修增值,大概是二十年之前的概念,這個概念在今時今日已經行不通。我記得大約在二十多年前,學士畢業也是小半個天之驕子。但很快地,社會已經有「通街都是大學生」的論述,之後幾年更出現了「碩士生多過學士生」的說法。

 

學歷競賽的矛盾在於,一方面要視乎你的對手有多少學歷,另一方面卻要視乎僱主會否覺得你學歷過高(進而要求過高)。

 

以今時今日情況,學士學位仍是晉身白領階層的足夠學歷條件。如果你認為繼續「讀上去」,獲取一個碩士學位會更有競爭力的話,那麼現實可能令你失望。

 

因為在高等教育高度商品化的今天,升讀研究院課程,更似是消費時間和金錢。如果你把進修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投放在其他地方,回報可能更加豐厚。

 

而事實上,即使你研究院畢業,也很大機會要由小薯做起,那時學歷包袱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更加可想而知。

 

例外的情況是,你希望走學術這條路,或者讀書本身就是你的人生願望。

[延伸閱讀: 努力工作卻不能平步青雲? 除了盲信有麝自然香,你可能還有這些觀念]

「見工,其實是工揀人」

你可能認為,見工是一個平等互動的過程,讓你和僱主互相了解。

 

但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想:「人揀工」的過程在瀏覽招聘廣告的時候經已完成。當你選擇申請某一份工作的時候,你已經揀了這份工作,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讓僱主決定是否揀你。

 

所以在求職面試的時候,你要盡量表現自己的長處,說服僱主接納你,以完成這人揀工,然後工揀人的過程。

[延伸閱讀: 加多些人工才做好一些? 打工仔與老細的矛盾]

「先看回報,後決定付出的想法,只會令你走進掘頭巷」

你可能會認為:僱主給的人工太低,所以付出也應該少一點。待聘用條件改善的時候,才努力吧!

 

你必須從僱主角度去想:每聘用一位新員工,都帶有若干的風險。因為在職培訓和薪金是固定付出,但新員工表現卻是未知之數。在沒有例證參考的情況下,僱主出手通常偏低,以減低風險。

 

如果你因為僱主出手低而「hea做」的話,那只會令僱主認為選錯人,卻不會無端端提升你的待遇,希望你因而改善工作表現。

 

而事實上,私人市場上的薪金往往是不成比例的。對公司有貢獻的員工,升職可以出奇地快,加薪比例可以出奇地高。而通常這些成功的少數,在他們當小薯的時候,都是不計較、不怕吃虧的。

[延伸閱讀: 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評論討論區的三大職場價值觀]

「臉皮厚,是你最大的優勢」

正值青春年華的你,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厚著臉皮。

 

對於初出茅廬的你,厚著臉皮是不帶成本的:即使你厚著臉皮承認經驗不足;厚著臉皮請教「老屎忽」,也不會令你失去地位,因為你本身便沒有什麼地位。

 

但若你不珍惜這段資歷尚淺的黃金期,厚著臉皮盡量吸收經驗的話,到了一日你具有一定年資,才承認經驗不足的話,那便會損害你辛苦建立的形象和地位,影響你的事業。

 

年輕的你厚著臉皮是不附帶機會成本的。既然如此,何不厚著臉皮盡量吸收呢?

[延伸閱讀: 停止在學校與職場間蹉跎]

結語

每個人都經歷過年青階段。初出茅廬的你,也許對世界運作有不少不滿。與其大聲疾呼卻無人理睬,倒不如先掌握世界運作法則,贏取話語權,然後才創造你希望的改變。

© 本文由作者【半宅職薯】創作刊登,原文刊登於半宅職薯研習所,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