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Christopher Nolan 《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電影二三事
2023年6月28日
不知道超級英雄電影由何時開始,就一定要講多元宇宙,格局才夠大,人物才夠多,故事才夠精彩。所以如果可以在一個宇宙內,用幾個角色就可以一氣呵成地說好故事的電影,好像《銀河守護隊3》(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3)樣,我會特別喜歡。
無獨有偶,6月份兩套超級英雄電影,Marvel(即是Sony)的《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抑或是DC的《閃電俠》(The Flash)都是以多元宇宙為主軸。不怕劇透,蜘蛛俠想改變未來,閃電俠想改變過去,同樣都是在改變命運。不同的時間線之中,冥冥之中似乎有主宰,像一盤意粉一樣,有著Inevitable Intersection(不可避免的交集點),好似Peter Parker的Uncle Ben、Bruce Wayne的父母,好多事情都是整定的。偏偏,《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的Miles Morales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改寫命運。
無容置疑的是,在美學風格、視覺效果,甚至是人物描寫方面,《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都是一等一,要比真人版的蜘蛛俠還要出色。2小時20分鐘的電影,跨越6個多重宇宙,全片超過240個角色。用盡每一幀的動畫,要填滿電影的每分每秒,一個畫面四、五個視覺效果,看到觀眾出現「審美疲勞」也是有機會出現的情況。傳統的敘事手法,強調角色的成長曲線,經過挫折、克服、再成長,層層遞進,萬變不離其中。《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同樣都有成長,只不過幕幕也是高潮,正是非凡之處。故事看似去到結局,卻擺明車馬告訴你下回才有分解,是藝高人膽大。
講穿越時空,改變命運的電影有很多,由《12猴子》、《未來戰士》開始,近來最有印象只服Netflix自家出品的《闇》(Dark)和Christopher Nolan的《天能》(Tenet),比起2024年3月才上映的下集《蜘蛛俠:超越蜘蛛宇宙》(Spider-Man: Beyond the Spider-Verse), 7月上映Nolan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更令人期待。
© 本文由作者【電影二三事】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