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羅斯的兵變落幕看權力的真諦

Tiger Lam
2023年6月26日
筆者所任職的公司,上月發生人事震盪,讓筆者反思職場上權力鬥爭的底蘊,其後在HKESE平台發表了《在職場風波中成為「孤臣」》一文。人性的本質,放諸不同民族、不同界別也是一樣。日前,最為轟動的國際新聞相信是俄羅斯的兵變在24小時內「來也怱怱,去也怱怱」。
有評論認為,俄羅斯的兵變可能是普京與普里戈津合演的一場戲,目的是「搞一場大龍鳳」來收編華格納集團的兵權,筆者認為這個論點未必能成立,因為至少從目前來看,普里戈津逃到白俄羅斯,除了保全性命之外,就一無所有,他既沒有得到什麼利益,為何要配合普京演戲。不過,筆者也不認為普里戈津真的要發動兵變,即使這個人再狂妄衝動,也不會認為憑著華格納集團二萬多的兵力,能與俄羅斯正規軍拼死一戰。因此,筆者認為普里戈津只是要製造一場危機,威脅普京不要把華格納集團收編在俄羅斯國防部,並辭退國防部長紹伊古。
那麼普里戈津為何有底氣跟普京討價還價?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普里戈津善用社交媒體,在民間的支持度高,在「兵變」當天,不少俄羅斯青年男女竟爭相與華格納集團的士兵拍照,便可見一斑。因此,普里戈津認為普京不敢違背「民意」去懲治他;
第二,普里戈津與普京有多年的私交,普里戈津認為普京會給他顏面;
第三,華格納集團在俄烏戰爭中立了戰功,普里戈津認為俄羅斯正規軍沒有他們是不行。(但若沒有俄羅斯正規軍的重型火炮輔助,相信華格納集團也難以立下戰功)
這種以功勞自居,認為老闆與同事都要給自己面子的心態,在職場上是否似曾相識?但終究普里戈津這個魯莽員工是鬥不過普京這個大老闆。
當普京在全國講話中定性華格納集團的行動是叛國時,普里戈津才知道自己「玩大左」,他估不到普京會跟他「黎真」,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普京的小弟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建議宣佈退兵,以換取普京當局撤銷控罪。
在整個事件中,引伸一個問題,究竟普里戈津與普京是誰出賣了誰?從普里戈津的角度,普京用他立了戰功之後,就要削其兵權,當然覺得被出賣;而從普京的角度,普里戈津擁兵自重,功高蓋主,最後放他一條生路已是仁至義盡。這又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肯定的是,普里戈津只是普京手上的一隻棋子。
在傳統的職場上,員工往往也只是老闆手上的一隻棋子,是為了服務老闆的利益而存在,因此,筆者認為在職場上爭權的人很傻,有時老闆會允許某種程度的權力鬥爭,是為要達至權力互相制衡的效果,但當一方的爭權行動越過老闆的紅線,那方就會成為老闆的棄子。因此爭來爭去,到頭來是一場空,也逃不出老闆的掌心之中。
因此,有些人為了擁有權力,不替人打工,自己當老闆,表面上這些人擁有最大的自主權,但實際上未必能享受真正的自由。試想,若一個老闆找不著可信可用之人,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就失去了時間的自由;反過來說,若一個老闆找到可信可用之人,卻要計算著手下的權力會否過大,會否威脅到自己,從而產生許多煩惱,那裡能享受心靈上的自由。
有見及此,筆者認為斜槓工作者所追求的自主權是最符合人性,斜槓工作者所追求的不是支配別人的權力,而是追求脫離傳統老闆與傳統企業的支配,能夠自己支配自己的時間、思想、意志與行動。因為不論是受人支配,還是支配別人,都不會享有心靈上真正意義的自由。
當然,斜槓工作者也未必全然是個體戶,他們也有機會與團隊合作。但是,斜槓工作者所建立的團隊不是傳統企業的僱傭關係與從屬關係,而是一種夥伴關係,夥伴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是基於互惠互利與互相尊重。因此,筆者認為斜槓的精神不單能為個體帶來自由,也能為群體帶來和平。
© 本文由作者【Tiger Lam】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