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資料反映性格 沒有手電號碼反映兩種原因

半宅職薯

半宅職薯

2023年6月22日

Cover image

我最近比較多參加學術交流以及商業活動,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換過卡片。我留意到卡片上顯示甚麼資料,或多或少反映個人的故事和偏好。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分享一點見解,看看大家有沒有同感。

 

著重學術或專業資格的卡片

專業人士的卡片,必然印上一大串的學術資歷:甚麼學系畢業,擁有甚麼資格等。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因為專業人士賴以維生的就是學歷和專業資格,這有助提高自己的公信力以及認受性,對工作有直接幫助。

 

另一類型的人,就是勤奮兼讀進修繼而取得學歷的人。對他們來說,擁有學歷並非必然,而是需要捱更抵夜,挑燈夜讀才能換取得來。所以擁有學歷,對於他們來說是發奮圖強的印記,不得不把它印在卡片之上。

[延伸閱讀: 感謝曾經譏笑我的人,為我的人生帶來啟發]

充滿獎項和公職的卡片

有一些卡片,內容是豐富得要對摺的。打開一看,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商業獎項,或者公職銜頭,例如商會會長等。

 

我認為這類卡片,和上述充滿學歷資格那一類卡片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志在提高認受性和公信力,只是發揮的場景不同而已。

[延伸閱讀: LinkedIn 變成炫耀平台 當中水分當事人最清楚]

標示著上市編號的卡片

又有一類卡片,通常來自公司主席,沒有印上自己的學歷或者專業銜頭,只印上公司名和主席崗位,然後標示公司的上市編號。

 

對於這類人士來說,實質公司規模已經反應了他的能力和成就,所以卡片內容不需要多,一個上市編號便夠了。

 

印滿服務範疇的卡片

也有一些卡片,密麻麻的印上公司服務範疇,社交平台專頁名稱等,一接到手上便清楚知道他的公司做什麼,怎樣「幫襯」等。

 

這類型人士大多經營企業直接與消費者交易(B2C)的生意。卡片的受眾主要是消費者而不是其他企業。

 

沒有私人手電的卡片

有些人的卡片只有公司直線電話,卻沒有私人手電號碼。很明顯的,這類型的人對於家庭或者私人生活十分重視,不希望在私人時間再受到公事的煩擾。

 

而另一種可能性是,他們經已取得夢想中的事業成就,無需要再刻意進取,卻享受辛苦多年的奮鬥成果。

[延伸閱讀: 22、32、42歲的我正在做什麼?]

結語

當然,卡片的類型不限於此。我印象最深刻的卡片,是打錯電話號碼,然後卡片主人逐張逐張用原子筆改正。從好的一面想,他絕對是一個愛好環保的人;但從另一方面想,打錯字之後還去慳那幾百元印刷費,讓別人知道他的粗心大意,那麼這個人不是不拘小節,便是個性爽直的性情中人。

 

原文刊於 香港01 )

By

半宅職薯

© 本文由作者【半宅職薯】創作刊登,原文刊登於半宅職薯研習所,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