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一部把我們帶進一段奇妙旅程的電影

18
2023年5月12日
找回重新開始的力量
故事的開始,是因為小月一家四口搬到一間舊房子。小月和小梅跟著爸爸到達他們的新家後,便到處亂蹦亂跳,場景好熱鬧。這裡的風景很美,很平靜。本是一遍荒廢的地方,因為他們的到來,頓時充滿了生氣。新家門口的柱子更是幾乎倒塌了,兩姊妹開心地說著:「房子真破舊!」不久,他們便認真打掃起來。到了晚上,更一同泡熱水澡;在《魔女宅急便》中,小魔女搬到大城市時,被一名好心婦人收留後,也是同樣地住進塵封的房間。魔女努力打掃房間,愉快地入往。她在房間裏煮食,更邀請朋友到她的房間。
這兩幕也讓我有了重新開始的動力。在面對未知的事情,只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似乎沒有過不去的難關。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
在《龍貓》中,當其他人跟小月說:「你的家是鬼屋。」小月並無因此而感到害怕。當他們在泡澡時聽到一些怪聲音,爸爸更教她們以大笑的方式,去驅趕心中的害怕。小月也在信中跟媽媽說著自己很喜歡這間房子呢;在《魔女宅急便》中,魔女剛來到大城市,便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察拘捕。對於滿懷期待的魔女來說,難免與期望有落差。後來,魔女的生活也十分順利。
有時候,生活總是會遇到轉變。由嬰兒變成幼兒,入讀幼稚園。再由幼稚園生變成小學生,繼而中學、大學。到了社會工作,生活的轉變更是變幻莫測。有些改變,不由得自己決定。可能變幻才是永恆吧。
每一次的轉變也意味着新的開始。不知道大家會面對新轉變時,會有甚麼表現呢?這些表現是不是也反映出我們的心情呢?緊張?期待?
把握每個時間完成該做的事情
在《魔女宅急便》中,魔女因為快要13歲了,根據族例,要離開家鄉,開展獨立生活。她要為自己打點一切,包括選擇城市。來到新地方後,她很快便掌握生活節奏,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開展獨立生活;在《龍貓》,小月每天也會依時起床上學,履行學生的責任。在家中,也會擔起姐姐的角色,幫忙分擔家務。可見兩人也能夠把握每個時間完成該做的事情。
住家飯的溫暖
回到《龍貓》,由於小月媽媽生病住院,年紀小小的小月已經擔當一家之主的角色,幫忙打理家頭細務。她為爸爸和妹妹準備便當,又幫忙照顧妹妹;在《夢幻街少女》,有一次,父親忘記帶便當上班,更是女主角幫忙送給父親呢;在《崖上的波妞》中,即使經歷驚險的車程,母親還是用心為兒子以及波妞製作一頓豐富的晚餐。
這三部電影中出現的製作料理情節,都充分表現出家人之間的溫暖。一份小小的便當,背後是家人為自己做飯的辛酸。做一頓飯絕對不容易,由參考食譜、調整食譜、購買食材、處理食材,到製作料理、清潔廚具,這個過程所花上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少。當我們一家人一起品嘗由家人親自製作的料理時,便會額外地感到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難以取替。
只要與家人一起,就能克服任何事。這是電影教會我們的,也是大家心中早就知道的。
小小的舉動,大大的幫助
宮崎駿製作的電影似乎都離不開環境保護的主題,這部電影也是一樣。當中龍貓送給女主角小月和小梅一包種子,也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綠色地帶。
而小月一家所住的地方、鄰居婆婆所住的地方以及龍貓所住的地方,也是被樹木包圍的綠洲。鄰居婆婆每天努力打理農地,種出各式各樣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一次,小梅跟隨婆婆到田裏工作,親手摘下粟米,更緊緊抱住粟米不放,想要把粟米送給媽媽,好讓媽媽的病情有所好轉。
世界再怎麼變遷,人類要生存下去,就需要食物。印度人口即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的首要挑戰,便是糧食供應。
試想像,在被污染的土壤上種植,那些農作物收成能吃嗎?造成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固體廢物的增加。人口增長,固體廢物隨之增加,這一點無可厚非。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嗎?
聯合國於2022 年召開會議討論氣候變化議題,參與的國家接近兩百個。可以看見的是,全球也關注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實際上呢?
我相信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也可以作出巨大的改變。減少製造廢物、把廢物循環再用、回收廢物、採用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珍惜水資源、電力資源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夠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
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人間天堂快要消失了。出生的年份我們不能選擇,而此時此刻,地球正在發出求救訊號。它跟我們說:「請停止對我的破壞,我很痛苦!」
出生在發展急速的世代的我們,是否該盡我們能夠做到的責任,試圖停止對地球的破壞呢?趁現在還來得及。
© 本文由作者【18】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