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的「拳」和「功」,到底甚麼是文筆的功夫?

Owen@taekwondowen
2023年5月12日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在練武的人相傳下來都有這句話,只是甚麼是「拳」,甚麼是「功」。這些功架和功夫,在寫作或其他技藝當中,其實都是大同小異,而你,在你的專項當中,又有否犯了「練了不練功」的迷失呢?
花拳繡腿不及真功夫
李小龍曾經說過,他不怕會一萬招的人,就怕把一招練過一萬次的人。其實這句話已經是最容易的解釋了甚麼是「功」,甚麼是「拳」。
所謂的招,招式,就是「拳」。作為跆拳道教練,經常遇到一些新學員很想學多一招半式,特別是一些炫麗奪目的花招。可是,先不說花招有沒有實際功用,就是要把一招花招打得好,本來的基本功也就要練得好。更何況,筆者一直抱持,習武就要有自衛防身的能力,所以從來都針對實用的技術而不僅是一些看上去很絢爛的花招。
基本功的「功」,自然就是所謂的「功」。把一招練過一萬次,也就是令自己對一招的熟煉程度可以隨心所發,就是一個直拳,不少人以為直拳就是一招簡單平凡的招式,但是一個直拳如何發力,單是不同的門派已經有不同的解說,又有不同的效果,更莫說如何用一記直拳能夠有效打中對手,又如何打倒對手。
透過不斷練習的過程中,除了提升了自己對於一招的掌握能力以外,其實正正就是同步地令自己與一招所相關的肌肉系統、神經系統等等運動元素同步提升,這才是真正的「功夫」。
文筆功夫又如何體現
同樣道理,不少人在寫作的時候,特別是剛開始寫作,或是為了完成文案,往往太過在意「文字」本身而不是「結構」。
由我們學習寫作的時間,往往就有很多不同的「招式」學回來,比如不同的「詞彙」,「成語」,「修辭技巧」等等。是的,沒有這些文字和文字的技巧,那是不能組成一個標題,一份文案,一篇文章。
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堆文字如何串聯起來。比如一句文字當中,最簡單的「主謂賓」都可能有不少人忘記了。又在一篇文章當中,誰是主角,主題是甚麼,為甚麼要寫這篇文章,這些技巧,其實遠比文字本身重要。
而在文字創作的時候,如果太過在意去學習別人用了甚麼「詞彙」而不是「手法」,那就很容易做成四不像。就像筆者早前提過,報章亂用「MMA」去形容街頭衝突,本來就語意不通,更甚至是有誤導之嫌。雖然在現今世代常以「SEO」的邏輯去思考關鍵字的應用,但語意不通,那就比起AI更不如。
又例如一份關於人物描寫的文案,介紹人物故事,如果只是用了一堆形容詞去描述一個人,那麼,故事是甚麼?要知道,文字和圖片是各有其功用,圖片是一個停頓片刻記錄,文字卻可以做就有如電影的功用,令人在思考當中有流動而不是一個片面。
所以,在創作過程當中,理應更重視自己的文字結構,而不是單純地思考去甚麼文字去修飾。你的故事說得好,會更容易吸引人去看去想,但你的文字僅在於吹噓,其實遠不如一張圖片來得有力。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