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四個職場常見的思想誤區

半宅職薯
2023年4月23日
不少打工仔對於職場求生又或甚晉升的要求,都存有一些思想誤區,甚至因此而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討論一些常見的思想誤區。
誤區一:學歷只是入場券
不少人都認為學歷只是一張入場券,只要持有某程度的學歷便可以入場,幾年之後便沒有人再關心你的學歷,只在乎你的工作表現。
其實學歷不是一紙文憑那麼簡單,卻在乎你的學習經歷,以及期間所建立的人脈。常常走堂,做 group project 時當 free rider 又畢業;認真學習又多看課外書又畢業。「腹有詩書氣自華」,一點一滴的累積,影響著你整個人的氣質,你以為老細高層看不出來嗎?
誤區二:工作經驗是以時間作標準
不少人都認為工作經驗是以時間作標準的,即是如果有兩個人同樣有五年工作經驗,便代表他們的工作經驗相等。
但事實上,工作經驗應該以質素作為標準。五年練精學懶又是經驗;五年勤奮上進,參與不同計劃兼有建樹又是經驗。這些分別,難道別人分辨不出嗎?
[延伸閱讀: 「貧窮限制想像」?是否需要打倒「跨代富裕」,才能解決「跨代貧窮」?]
誤區三:上位只靠擦鞋
對於有些人能夠成功升職加薪,有些人則要原地踏步,很多人會把結果歸因為自己不擦鞋:上位的都是擦鞋仔、無性格、哈巴狗,而自己卻有一副傲骨,只是昏庸老細不懂欣賞。
我不排除在一些機構,真的可以靠擦鞋上位的。但與此同時,靠努力和實力上位的也大有人在。也許擦鞋可以令一個人升得更高,但再重視擦鞋的機構,也總需留住那些真正工作的人吧(除非那機構擁有無限資金讓著擦鞋仔)!擦鞋,並不是上位的唯一原因。
誤區四:高層只懂得「吹水」
不少人認為,高層最叻就是「吹水」,氹得老細開心,實際工作技能卻低得很,是「呃飯食」的表表者。
老細看機會,高層看策略,中層看督導,前線看執行。不同階層有不同的績效指標。策略這東西,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點虛無飄渺。而很多時候,中層也沒有好好地把高層的策略解釋清楚,結果前線人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執行高層的新策略。
結語
不少人之所以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其實是出於一些思想誤區,令自己的定位和實際情況產生一些誤差。在思想上嘗試跳出自己的崗位,以不同角度看事物,會是擺脫懷才不遇思想 的一個開始。
( 原文刊於 香港01 )
By
半宅職薯
© 本文由作者【半宅職薯】創作刊登,原文刊登於半宅職薯研習所,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