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時光為什麼過得特別快?

艾石克
2023年4月20日
「歡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又是時候講拜拜。」最近重看一部周星馳的經典電影時,忽然被上述對白吸引,不是因為主角演繹得好笑(當然他真的很好笑),而是不知怎地想起種種童年的愉快往事,卻在一眨眼間驚覺,原來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不禁想,為什麼歡樂的時光為什麼過得特別快?
由於場合不同,對時間的感覺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和喜歡的人快樂地交談十小時,會覺得時間一下子就過去,可是到急症室輪候,特別是身患重病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好像等了一輩子。
在繁忙時間迫地鐵,呆呆地站著時,會覺得時間久長;不過看著有趣的小說或看手機追劇,就會覺得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
主觀認定時間的流逝和時鐘上所指的物理時間,往往具有相異的性質。
我們心理的體驗,一定伴隨著時間同時發生,有人叫這做「活的時間」,即是有生命的,它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既然有生命,順理成章地會像人類一樣有「心理」上的層面。
即使實際的時間相同,可是「心理時間」也會因當時的狀況而變快或變慢。「心理時間」會因在做什麼或是忙到什麼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空閒得無聊時會覺得時間長久;很忙並將全心全力投入某一件工作時(例如寫作而又趕著交稿),便會覺得時間苦短。
這就像伏爾泰所說:「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我們所有的計畫都來不及完成。」
而且「心理時間」也會因爲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趣而有差別,就好像剛過去的復活節長假期足足有四天,也會覺得一下子就結束了;公司所辦的四天「腦震盪大會」旅行,卻覺得過了四十天。
有心理學家認爲,時間的主觀長短和年齡成反比。隨著年齡增長,總會感覺一年很快又過去了,這是因為經歷許多事,生活很忙碌的關係。特別是上了年紀甚至邁入老年期,或許是因為感到人生的終點將近,時日無多,特別把人生的時間看得短促。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是相對的,不單在物理學上適用,心理上也是一樣。
俗語說:「開心又一日,不開心又一日,為什麼不開心一點?」原來很心理,也很物理。
© 本文由作者【艾石克】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