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死自己!成為有實力的前輩需要這樣做!

Owen@taekwondowen
2023年4月20日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在工作上想要咨詢一些前輩的意見,有些前輩似乎完全不懂你做些甚麼,同樣都是前輩願意陪你一起做好,稀有的一些前輩卻能用三兩句話令你矛塞頓開,三者之間有甚麼分別?你又願意成為哪一類型前輩呢?
經驗值高一定值得升級?
從來的職場都有一種模式,就是經驗值的累積,肯定能令一個人有所成長。亦因如此,以往的公司都是按著資歷來晉升員工。但是,這是基於一個很重要的假設,是當一個人累積了一定經驗,一定可以能夠處理更多的事情,這又是否事實呢?
我們不妨從一種看似很簡單的技巧,「打字」,是否真的完全如此?
一些在辦公室內富有經驗的前輩,打字應該沒有甚麼難度,最基本的原因,是因為理論上這些前輩應該打了很多了字,隨時打過的字都比你手寫的字多。但是,打字多是不是一定「懂得」打字?打字多又是否一定打得打得「快」?這兩點就似乎值得商確。
不難想像,所謂的「懂得」打字,其實當中涉及的技巧甚多。即使是簡單的英文輸入法,手指的位置,對鍵盤的熟悉感覺,以致於對於所需要輸入的字和自己本人對文字的程度,完全可以影響是否真的「懂得」打字這回事。
例如以下兩句話,不妨可以嘗試一下跟著來輸入,會有甚麼感覺。
Dear colleagues, Please be advised that
My only love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
第一句話作為常用的辦公室通訊英語,雖然幾個詞語都較為多字數,但深信不少有辦公室經驗的朋友都不認為太難處理。反而第二句話,每一個字都不太難懂,卻不常用,卻似乎不一定能輕鬆輸入。
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你的「輸入法肌肉記憶」根本並不擅於去處理這些詞語。簡單而言,就是你對著你的同事輸入 colleagues 比起輸入 love更多,所以你會更為輸入同事而不是愛。
更莫說中文輸入法的複雜程度,包括了不同的輸入法,甚至在今時今日,不少人連鍵盤的輸入法都不懂,直接用語音輸入法了。
如何由熟練變成老練?
當面對上述情況時,即想要令自己可以打字打得更好,想去尋找前輩的意見時,會得出甚麼答案?我們不妨重看文初所說的三類人。
前輩一:完全不懂你問甚麼的人
同樣是解決輸入法的問題,你嘗試問一位打字很快的前輩,但是他卻可能會答「甚麼?打得多一點便會快啦,不是嗎?」
前輩二:和你一起做的人
當你把輸入法的問題問起另一位前輩,他便在你面前示範一次,當你看著他的手指如同彈鋼琴般飛舞時,卻不一定能夠知道答案。他可能會說,我們一起打吧?甚至可能會讓你面對的問題直接幫你解決。你當然很樂意,可是似乎仍然沒有解決你想要打字打得更好的問題。
前輩三:直接找出問題並解決的人
到最後有一位前輩,他的氣場總是令人覺得難以接近,你戰戰兢兢地去問他一些意見,他回來的第一句便是「你現在有甚麼問題?」
你回答了在輸入第二句英文的時候比較不順手,如何可以解決呢?他就要你直接打字給他看,然後矯正了你的打字姿勢,更教會你如何記得鍵盤上的位置,並且讓你嘗試多打一定公司文件以外的文章,然後打發了你離開。
在辦公室裏,前輩一很多,前輩二很忙,前輩三總是讓人不敢經常打擾他,但似乎最知道答案的人。先不討論態度,但他們成為前輩的歷程,卻似乎更值得參考。
成為「前輩一」的人,很明顯就是單純的做了很久,他對於自己日常的工作範圍非常熟練,但也僅此以矣。這類工作模式的好處,在於處理日常運作的工種很適合,但是當一些工種需要經常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時,那就可能難以解決。
「前輩二」總是很受歡迎的大好人,但這類人卻經常處於很忙很忙的狀態,因為實在太多其他事情需要他去解決。在解決問題的步驟上,他們也能夠處理得到,但卻似乎無法把方法說出來,所以到最後只能靠他自己去解決問題,那就會換成非常大的工作壓力和日程了。
「前輩三」之所以有一道氣場,是因為在他們面前總是讓自己變得似個白痴一樣。但為甚麼會似白痴呢,因為這類前輩往往在解決問題之先,會先從問題的本身去查找有沒有甚麼問題造成現在的問題。比如以打字為例,他們不是想「如何打更快」,而是想「你為甚麼慢」。
透徹自己的工作才能領導團隊
不少前輩之所以被人封為「古代海鮮」,是因為他們雖然富有經驗,卻未能解決後輩的問題,不論是在團隊中未能擔任領袖,抑或如上文般就是一些簡單的技巧都無法指導(當然不排除只是嫌麻煩或不喜歡跟你打交道)。不過,更多的可能,是這些前輩對自己的工作,不論是技巧上還是工作性質的本身,都沒有深入透徹的了解,因此無法好好地指導後輩。
比如以打字作例,前輩二和前輩三都很熟悉自己的工作,但是關鍵的不同,是能否真的了解自己「為甚麼」可以做得到。其實兩人都是有經驗累積上去的,作為後輩的也沒有截徑跳過多練習來累積經驗這一部。但是,哪一個方法能更有效率達到目標,在於是他們要很「透徹」知道自己成功的原因。
所以前輩三會在問題當中尋找問題,是因為很多問題的本身本來就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而毋須去在一個較差的條件下尋找方案。舉例而言,如果目的都只是為了計算,為甚麼不使用計算機而要練習如何把算盤用得更好?
那麼,你又對你自己的工作有多了解呢?如果有人問及你,你如何可以做到現在的工作,你又可否提供一個方程式,令別人可以複製你的成功?如果可以的話,恭喜你,你已經是一位有實力的前輩,你會相當情況如何分配你的工作,讓團隊合作完成,令你不用「做死自己」。反之,如果你覺得自己未能好好說出自己的工作是如何成功的話,不妨思考一下,你是如何令自己成為領導。如果你找不到理由的話,你的前途可能岌岌可危。
成為更好的領導,閱讀更多的文章分享,從你在下方的捐款支持開始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