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命名六十八周年,從跆拳道的英文名稱拆解真正的跆拳「道」

Owen@taekwondowen
2023年4月11日
不少人誤以為跆拳道是歷史悠久的古代武術,事實上,跆拳道於1955年4月11日,由公認的跆拳道始創人崔泓熙將軍定名,並且開始廣為流傳。雖然在中文的名稱上,傳統跆拳道與運動跆拳道並無分別,但當留意到英文名稱的設計時,便會了解傳統跆拳道的深一層意義。
跆拳道命名的起源
跆拳道作為韓國國技,當然是由韓國發起。但時,韓國跆拳道的來由,卻是來自日本的空手道(詳情可參考文章:關於跆拳道讓你很意外的九個Points,多年來被誤會了的「朝鮮」跆拳道發源地竟然是⋯)。時而在韓國廣泛流傳的武術芸芸百家,但是在崔泓熙將軍的領導下,韓國國軍逐漸以跆拳道的訓練作為主軸。
其中,崔將軍所帶領的第29師團,更被視為在跆拳道推廣普及化的最重要團隊。第29師為崔將軍在1953年於濟州島所組建的一隊步兵師,並專門研習崔將軍所提倡的武術概念,其旗幟便是以「拳」作為形象,有說為參考崔將軍本人的拳頭作稿。
及後,第29師團在期時總統李承晚面前表演,當時李承晚驚歎不已,急問這是否已經近乎失傳的韓國傳統武術「托肩」(又稱跆根/腳戲,Taek Kyon),而導致崔將軍萌起需要為此武術命名的必要。作為研究漢字書法的崔將軍,整合不同的資料下,終於在1954年提出「跆拳道」這一名稱,特別指出在崔將軍提出「跆」字之先,「跆」並非一個廣泛應用的文字,只因「跆拳道」的出現才被世人所認知。後於同全票通過1955年4月11日確認為崔將軍的武術名稱。
跆拳道的英文名稱大有不同
跆拳道的排序固然反映了跆拳道的特色。「跆」在古藉當中可解釋為的腳表演的一種,在跆拳道的解釋中,則特別指明為足部的技術。而將「跆」放在第一個字,也是期望此武術的最大特色是腿的技術。「拳」雖然很直接表明了「拳擊」、「拳頭」等意味,但更重要的是指出以手部所執行的技術。
筆者其中一種觀察,將「跆拳」與「空手」比較,雖然兩者都是主張徒手搏擊的技術,但為了更凸顯當中的不同,因此特別將「跆」放在首位,並以「拳」取代「手/空手」,使得外人可以直接從名稱中看出兩者的不同。反之,一些在跆拳道後出現的武術,比如「截拳道」,除了因為李小龍本人知名之外,外人難以直接在名稱當中拆解兩者的不同,甚至會有所混淆。
而放在最後卻被視為最重要的,是跆拳道的「道」。
在英文名稱當中,崔將軍刻意地將「道」與「跆拳」分隔開來,寫為「Taekwon-Do」,是以為將「跆拳」和「道」視為平等的重要,而不是最不重要。
「道」在字面上可理解為「道路、藝術或方法」,在跆拳道的層面中,「道」更被視為規範「跆拳」的約束。崔將軍本人認為,跆拳道作為設計作戰場使用的徒手搏擊技藝,一但沒有制約下使用,便會成為可怕的武器。因此,跆拳道的「道」是用以指導跆拳道修習者如何使用跆拳道,或在甚麼情況下使用跆拳道之類,而不僅是解釋為「拳腳搏擊的方法」。
然而,當南韓易幟,自立「世界跆拳道聯盟」後,一併將跆拳道的名稱合併為「Taekwondo」而非原先的「Taekwon-Do」。除了淡化了崔將軍在跆拳道作為始創人的角色外,更是扼殺了跆拳道原先作為有制約的武術的寄望。
日後在分辨傳統跆拳道與運動跆拳道的標準上,從名稱當中便能快速認清呢。
(撰文:鍾禮賢師範,專項研究武術的運動教練。國際跆拳道聯盟國際教練,黑帶五段師範,多年來熱心於研究跆拳道的歷史和技術,透過運學科學實踐驗證,為融合武術與運動科學而努力。)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