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風的地方》劇評:非世俗價值的幸福

Tiger Lam
2023年3月28日
現代人去旅遊渡假有不同的目的,有人為了吃喝玩樂,有人為了增長見聞,有人為了減壓,但為了「療傷」而放空自己,旅居異地的故事特別引起筆者的注意。最近,內地的劇集《去有風的地方》,女主角許紅豆(劉亦菲主演)與不同好友旅居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的療傷故事,引起筆者許多的共鳴。
暫時「躺平」是走出傷痛的必經過程
人生遇到的傷痛,有時是當刻難以承受的重量,令人寸步難行,不得不暫時停下腳步,進入靜止的狀態。劇中,女主角許紅豆因摯友閨密的離世陷入長期的悲痛,加上在日復日的酒店工作中找不到人生的價值,於是決定辭去工作,在雲南雲苗村渡假3個月,暫時放空自己。
其他不同的配角也有相近的遭遇。網絡小說作家大麥長期受到網民的惡評,唱歌主播娜娜受到網絡的謠言及起底,商人馬爺創業失敗,酒吧歌手胡老師不被家人理解且長期遭人白眼,單親媽媽蔓君姐在之前的婚姻中迷失了自我。他們各人都在人生的低谷中來到雲苗村有風小院──一個遠離世俗的避風頭,安靜療傷。
當然,這種人生靜止的狀態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最終人還是需要有勇氣走出傷痛,開創新的人生。
自我價值不在乎他人的評價
男主角謝之遙本在北京取得大學學位,並且擁有高薪的工作,但為了振興雲苗村的發展,決定返回故鄉創業,長期賺不回本金,也長期不被父親認同與理解。謝之遙這種追求非世俗價值的精神打動了許紅豆的心靈,最終令許紅豆不回北京工作,在雲苗村營運民宿。
其他的配角也因為看輕了他人的評價而重新振作。大麥不再在乎網民的負面評價,繼續更新網絡小說;娜娜保持清者自清的心態,輕看謠言,重新當唱歌主播;胡老師在心上人蔓君姐的鼓勵下重拾自信,決定去北京追求音樂事業與愛情。
幸福人生離不開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的鐵三角,分別是親情、友情與愛情。
在中國大陸較落後的鄉村中,不少父母為了生活而去到城市工作,子女自幼便與父母聚少離多,關係疏離。劇中,謝之遙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留守兒童的狀況,決心振興故鄉的發展,讓村中也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許多父母就不用到城市工作。同理,若鄉村能更好被發展,教育條件自然也得到改善,兒童也不用到城市的學校讀書,劇中,曉春堅持不讓小女兒去昆明的小學讀書,就是這個道理。
在人生的低谷中,朋友的同行與同理,能給予人向前行的力量。在有風小院中,每個角色的相遇很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味道。在人生的旅途上,各人都是不同程度的負傷者,朋友之間在傷痛中能夠互相感同身受,彼此分擔傷痛,那麼此刻的傷痛就不再是獨自難以承受的重量了。
愛情是兩個相遇的靈魂,互相讀懂了對方。當然,這方面筆者認為劇中的女角比起男角更優秀。許紅豆讀懂了謝之遙回鄉創業的心路歷程,蔓君姐聽懂了胡老師的音樂才華與內心的自卑,雖然男角的「讀心術」似乎稍為遜色,但勇敢求愛的態度還是值得欣賞。
精神價值與經濟發展相容
追求精神文化與賺錢,不應該是互相對立。在劇中,謝之遙拒絕巨額投資,為的是保護雲苗村的原生態及文化面貌;另一方面,他也鼓勵村中的木雕師傅不要固步自封,要透過網絡平台把傳統的木雕文化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馬爺再次創業,以茶為商品,同時在推廣傳統的茶文化;大麥替人寫專文必定收費,除了幫補生計外,也是為了維護作家的價值與尊嚴;許紅豆雖然體會到雲苗村的純樸氣息,但同時也看中了當地建民宿的發展潛力,也引進在北京的嚴格酒店管理模式進來。
因此,追求非世俗價值的成功,不等同不賺錢,一來追求精神文化的人也需要維生,二來他們所作出的貢獻是有價值,值得適量的金錢作為回報與肯定。
小結
最後,筆者誠意推介這部發人深省的清流小品劇集──《去有風的地方》。
© 本文由作者【Tiger Lam】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