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I幫助會更好,但AI卻難以取代的簡報技巧:圖像化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3年3月21日

Cover image

隨著AI如何取代人類的工作討論越來越多,筆者不禁不斷思考,人類的功能有甚麼特別呢?當AI的出現時,人類應該會更容易找到人類自身的功能才對吧?就此,不難發現了,AI的功能再強,卻似乎未能完善一種技巧:圖像化。

 

近日隨著某知名AI聲稱自己可以產生風格亮麗的人像圖畫而令人感到驚訝和心寒時,筆者就不禁微笑起來,事關這件事其實似乎並不止於是某特定AI的問題,而是普遍AI的問題,就是對於真正的「圖像」還未能掌握到當中的特色,那不是顏色和風格的問題,而是圖畫本身的「意義」問題。

 

現時不少的AI助理,多是透過文字(或語言轉化成文字)去理解使用者的問題,然後從數據庫當中找出適合的答案。當文字轉化成圖像的時候,對AI而言是有一定的難度,要知道AI本身並沒有五觀,而是透過程式碼和運算去理解世界的,因此,當以AI協助產生圖像時,往往會出現人類難以相像的問題,比如五官的錯配等等。

 

而相對之下,人類的學習最初卻是由圖像開始。語言和文字,事實上某程度是在限制了人類的想像力。單以中英文的比較來說,我們不可能明白「蘋果」和「Apple」的關係,但當拿出一個蘋果的時候,卻較易有共識,眼前一個紅色果實似乎是可以吃的東西,而不是討論智能電話和上市公司。

 

因此,不少簡報技巧都會教導大家,嘗試用更多的圖像去展示,而不是文字。但是,當想要希望AI協助生成一份簡報時,似乎會更易生成一份文字的簡報而不是以圖像為主的簡報。

 

 

但是,簡單有力的簡報,就如上圖一樣,單靠幾條線條已經能清晰地表達了相關概念,而這些圖像學習,在我們的成長階段中早已不斷接觸,所以很容易達到共識。

 

例如以往喬布斯主持的產品發佈會,往往會用更多的圖像來展示,而不是單純的文字和數據。

 

 

當日為了強調新推出的電腦有多麼的薄的時候,喬布斯在簡報上,只展示了一個文件袋的圖像,然後在現像準備好的文件袋中,把電腦拿出來,這一幕的強力和經典,堪稱為產品發佈的典範。

 

這些以圖像表現事實的簡報,其實比起更多更多的文字來得簡單,而且更易得到共嗚。不過,比如筆者而言,本來並不擅長於圖像創作,那應該如何製作簡報呢?

 

回看前一幅圖,其實一幅圖畫的基本,就只是以線條來構建圖像。這些線條的表現其實是AI無法理解的。事實上,本來不少簡報程式當中已經有很多線條和圖案可以用作製作簡報,至於如何使用圖案,可以參考一個原則:

 

「可以用圖案的就用圖案表示;必須用文字的就作圖案的旁白!」

 

 

不少事實數據是可以以圖像化來展示的,而這是我們在數學科學過的課題,例如不同的餅形圖、棒形圖等等,都是令繁複的文字變得簡單的工具,而透過AI也能更容易地製作相關的資料,不過,前題是你能夠給予正確的指示,讓AI知道你想要的「感覺」是甚麼,而這是AI在當前無法處理的部份。

 

因此,想要避免自己的簡報工作被取代時,不妨嘗試練習如何用圖案去製作你的簡報吧。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