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速寫(一):大角咀在經濟發展中的呼吸聲

職場上的西西弗斯

職場上的西西弗斯

2023年2月28日

Cover image

香港的鐵路系統是一個很有興趣的存在,它教會了我們一些大家很少聽到的地方,現在你打開鐵路地圖,一目了然。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就是帶到了滿頭問號,到底為甚麼古洞會有地鐵站但是大角咀沒有呢?在地圖上看一看,奧運站又是甚麼東西呢?為什麼有奧運站而不是大角咀呢?這處伸引出一個問題,就是香港的地名千變萬化,命名從來都是涉及權力,不同的名稱反映了不同的面向。

大角咀是香港最早有華人聚居的地區之一,翻查歷史書,發現早於一下吧女年已經有首次拍賣官地的紀錄,具有悠久的歷史和丰富的文化遺產。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大角咀是香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如1880年,黃埔船塢收購今日大概是大同新邨所在地的四海船塢。在19世紀末,當時它是香港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當地有許多華人移民,他們在大角咀開展了各種貿易和工業活動。其中許多人從中國大陸移民到香港,在大角咀設立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意。大角咀是當地許多華人移民的家鄉,也是他們從事貿易和工業活動的地方。1950年代時,大角咀發展成為一個混合工業和住宅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角咀的經濟增長迅速,它成為了香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當時有許多船隻停靠在大角咀,而當地的商人則從事貿易活動,將商品從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進口到香港。

然而,花無百日紅,1980年代時遇上了工廠向北遷,大角咀漸漸成為舊區,區內只有車房和五金店等店鋪。大角咀見證了香港經濟的興衰和轉型,相比起其他商業區,似乎已經比較失色。但是,當地仍然保有許多舊時代的氣息。現在,大角咀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多元文化的社區,經歷過不少活化和重建後,擁有許多受歡迎的餐館、商店和文化景點。

回答文章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地鐵沒有大角咀站呢?這或者是一個關於城市發現的問題,西九填海、滙豐中心、奧海城和中銀中心的發展,這種充滿中產色彩的發展似乎與「大角咀」沒有關係。或者改了一個新的名字,擺脫舊區的影子,對售價和形象也有提升。隨著奧海城的出現,大角咀再次被受關注,出現了不少市區重建項目和新樓盤,趕上了市區發展的步伐。

在這舊區漫步時,發現大角咀以「樹木街名」的組合構成,包括白楊、合桃、杉樹、松樹、柏樹等等,其中的可愛和詩意,即使有再具「包裝性」、「商業性」的新地方名也取代不了。

© 本文由作者【職場上的西西弗斯】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