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專業,實際下流!揭穿高層華麗包裝的下流手法

半宅職薯

半宅職薯

2023年2月8日

Cover image

無可否認,管理是一種專業。但大家又有沒有聽過一種下流,叫做「專業下流」,即是在華麗包裝背後的下流手段。今次半宅職薯就和大家一起揭穿高層的「專業下流」手法,讓大家看看自己公司的高層是否「假專業,真下流」。

 

對職員投訴或內部矛盾持中立態度

不少高層在處理職員投訴或內部矛盾的時候,都會說:「我會持中立態度去了解這件事。」聽起來很「專業」吧!

 

大家可能一下子想像不到,在眾聲喧譁之中,一個下流高層首先會考慮什麼呢?就是不要讓自己捲入這漩渦,卻要明哲保身,令問題不要燒到自己身上。

 

在對錯是非之中,不評價,不論對錯,只求平息事件,某程度上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失職、無性格。而「了解事件」,更是空洞的行動-了解了,又代表什麼?

 

結果高層化解了自己的危機,問題卻繼續在低層之間發酵下去,反正「低層鬼打鬼,關我鬼事!」

[延伸閱讀: 高層只叻吹水? 小薯做到嘔? 高層其實搞什麼?]

「能者過勞」與「假希望」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說話,很耳熟吧!這句說話由高層口中複述,顯得格外「專業」。

 

下流高層會對正在搏升職上位的下屬說:「你的能力距離成為經理還有一段距離!」、「你需要的是更多表現去證明自己!」最後出現能者過勞的情況!

 

但當下屬心灰意冷,選擇躺平的時候,高層又會使出另一招-「假希望」。說什麼:「你的底子這樣好,為什麼不去搏上位呢?」、「你還年青,為何要放棄大好前途啊?」

 

結果會出現一個情況:想上位的下屬,付出再多也難以符合要求;選擇躺平的下屬,又受假希望吸引。兩者的結果都是令下屬付出更多,而高層又無需額外付出。

 

永不提出方案,卻由下屬猜度

沒有既定立場,持開放態度的高層,很「專業」吧!大家未必知道一種手法,就是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讓下屬承擔責任,自己卻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手法的操作大概是這樣的:在會議或討論之中,以所謂的開放態度聽取不同下屬的方案,在過程中隱藏自己的既有想法。下流高層會不斷開會,不斷討論,直至有下屬提出和自己心中一樣的方案,然後便說給他一次機會去嘗試。

 

結果方案失敗,便是下屬的過失。高層唯一的失誤便是信錯人,卻不用為事情搞得一團糟而負上直接責任,把風險減至最低。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這樣高層便不能獨攬想出好方案的功勞,不是很蠢嗎?其實大家可以這樣想:方案獲利,高層便會分紅,那管是誰人的建議,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犯錯。只要不犯錯,便有穩定收入,穩打穩紮不是很好嗎?

[延伸閱讀: 搵好工不如搵好上司 大公司主管與小公司老闆心態大不同]

結語

卑鄙中層的手法比較顯而易見,但高層的下流手法,卻往往以「專業」去包裝。如果你對這些高層的下流手法有親身感受的話,那麼你很大機會已經是一個精明的中層!

 

原文刊於 香港01  )

By

半宅職薯 

 

© 本文由作者【半宅職薯】創作刊登,原文刊登於半宅職薯研習所,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