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掌控談判桌 : 促成交易,達成協議的實踐雙贏術》鄺錦賢著
Anne without "i"
2023年1月25日
小至家庭層面求分工,大至業務跑數求生意,都需要跟人有合作的機會。但是,你有多少機會跟同聲同氣的人一起合作?總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吧?立場有不同,閣下有兩個選擇:1) 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對方的志氣不同,無謂阻人發達 2) 兼容並蓄,與對方合作。
若然我們一味陷入意氣之爭,企硬不讓步,「溝通」就會失效。更甚者,我們跟對方的關係都會受到傷害,亦不能達到大家當初都渇望的利益。那樣,我們有無方法「盡量地」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呢? 在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一本關於談判技巧的書。它是由一位多年從事企業培訓的導師—鄺錦賢所撰寫的。從中,我學會到有以下幾個要點:
【談判不一定只有單方得益】
談判原來是可以雙贏,這包括了「協作」、「妥協」。最常見一方得益的策略是「對抗」、「遷就」、「退讓」。每一個策略的使用都要視乎對方與我方在將來的合作機會、我方利益的重要性及我方要達成這個利益的迫切性。「妥協」是雙方在立場和利益讓步的表現。
例子:妹妺在我洗衣服的時候,想擺佔整部洗衣機來洗她整籃的衣服(假設大家都很趕時間,這一日只有這57分鐘內可以用到洗衣機),上述的五項策略運用如下-
(單方面得益)
「對抗」我和妹妹都想對方放棄家裡惟一一部洗衣機,先洗自己想洗的衣服。
「遷就」我讓妹妹先用洗衣機:「你趕時間,你先用,我留待明日才洗吧。」
「退讓」我放下手上的衣服,不作無謂的糾纏。
(雙方面得益)
「協作」我和妹妹將要洗的衣物各自放進同一部洗衣機裡。
「妥協」可以讓妹妹先使用洗衣機,但事先聲明要求在29分鐘內完成,建議利用本身機器的「速洗功能」來縮短正常洗衣的時間及程序。
【談判前,你的賣點有多麼吸引?】
對方在習慣上要求我方犧牲部分的利益,譬如減價、打折。解方就是我方擁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賣點,上談判桌時就可以據理力爭,盡量地尋求我方利益的最大化。
【談判時的三項提問技巧】
作者傳技了三種的提問技巧來試探對方的立場,分別:1) 封閉式提問 2) 開放式提問 3) 尋問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限制對方答案的問句,對方只能答「Y/N」
「開放式提問」則跟「封閉式提問」相反,對方可以答「5W1H 」
「尋問式提問」即根據「封閉式/開放式提問」的答案,要求對方澄清
【心態決定一切】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曾過講過一段說話:「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成你的言語;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成你的行動;……」告訴我們若對人、事物有不同的接待方法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因此,作者教我們在談判時保持「耐、心、傾、聽」,去聽出對方的談判目標而不作任何的批評。這都有助我方在談判時了解對方的立場,並調整上述五項策略。
在職場上最常遇見的談判對象就是自己的上司和下屬。除了業務上的需要之外,亦要好好地照顧他們在心理層面上的需要,不忘他們亦需要被尊重。在說服他們的過程亦需要耐性,直至對方出現了友善或者合作的意識,來謀取雙方的利益。
© 本文由作者【Anne without "i"】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