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閱讀心得(2/3)

古閱書

古閱書

2023年1月13日

Cover image

2022年12月10日到2023年01月04日,
分別在台中、台北、新竹講了
古典《拆掉思維裡的牆》,
我就特別講到自我決定論,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滿足
自主感、勝任感及歸屬感,
那麼你就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及價值。

與其鑽牛角尖一定要找到能讓你充滿熱情的工作,
倒不如從你現在既有的工作,
做到上司、同事、顧客都讚不絕口,
滿足內在動機三要素,
你就能找到你的價值及熱情。

瓦基在他的新書中也提到這三要素,
而且還花了三個章節說明他是如何從寫作中滿足這三要素。

▌掌握人生主導權:自主性
上禮拜看了電影《脫稿玩家》,
深深覺得這不就是很多人工作時的現況嗎?
就像遊戲裡的非玩家角色(NPC),
每天重複做同樣的事,
說同樣的話,
無法跳脫舒適圈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要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可以先從兩個面向行動。
1.建立晨間習慣
可以在你最有注意力的時候,
做對你而言最重要的目標。

2.建立筆記系統
利用筆記系統來回顧你的事情安排,
能幫助自己排定未來的優先順序。

瓦基很推薦子彈筆記法,
剛好我去年12月21日說書《子彈思考整理術》,
看這段就能知道瓦基是如何將知識點轉化為行動。

我喜歡瓦基對日誌的安排,
每日寫下一個自我肯定、
三個重點任務、
三個感恩、
一個檢討。
很多商管書籍提到的重點都融入日誌,
並且每天落實執行。
這點很值得學習。

▌學習是種超能力:勝任感
要讓自己對一項技能有勝任感,
那絕對是需要掌握學習如何學習。

學習的五步驟
1.找到自己認可的價值
學習動機包含利己與利他,
問自己學會這件事情
a.為我周遭的人帶來什麼影響?
b.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2.設定明確的目標
最適合自己的,
才是最好的目標。

與其追求短時間高強度的行為,
倒不如讓自己有一致性的追求,
擁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3.從模仿和回饋中成長
不要怕失敗,
每次的失敗最終都會化為成長的養分,
聽取有建設性的回饋,
不斷修正再修正。

記得之前在某本書中看到美國YouTuber野獸先生,
MrBeast的YouTube訂閱數高達1.27億,
你去他頻道看他十年前的第一支影片,
非常平淡無奇的遊戲影片剪輯。

他不斷的找影片爆紅的模式,
不停模仿、接受回饋,
並修正自己的影片,
直到現在成為傳奇的大網紅。

4.教導別人加深記憶
以教為學絕對是學習的絕佳方法之一,
前天才跟讀書會的夥伴聊天,
我以前的說書總是只挑少數幾個章節來說書,
這樣我只對我說書的那幾個章節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新的一年我想嘗試化書為課,
一次3小時的說書,
精挑細選書籍重點並搭配實作,
強化自己及參加讀書會書友的學習成效。

也可以嘗試拆成三次說書,
每次一小時在不同的讀書會說書,
這也是可以考量的方案。

5.與自己產生連結
從「別人說」變成「我認為」。

只當書籍的知識搬運工是沒用的,
重點是要吸收後實踐,
讓自己每個明天都比今天進步一點點。

▌建立與世界的連結:關聯性
1.與自己建立連結
a.問題一:我擅長哪種「方式」?
b.問題二:只有我能做這件事嗎?

想想自己有什麼獨特的特質能吸引人,
不要想讓自己迎合大眾的口味。

重視那些我們「做自己」時,
自然而然靠近我們的人。
 


2.與顧客建立連結
思考這個知識點對於受眾有什麼幫助,
也可以思考這個知識點對過去的自己有什麼幫助,
如果我在求學時讀到這本書?
如果我在追伴侶時讀到這本書?
如果我剛出社會時讀到這本書?
會對我產生什麼實質的幫助。

3.連結帶來力量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如果傑出是你做過的事,
那麼品格就是你為別人所做的事。」

這句話非常打動我,
當你能不斷提供價值,
為社會貢獻自己的才能,
當越來越多人受惠,
你自己就越具影響力。

我想選擇閱讀、說書作為我的斜槓事業,
就是因為太多好書有許多實用性的方法,
能幫助我們解決生命中各種問題,
而現代人熱愛讀書的人畢竟是少數。

如果某位不喜歡閱讀的人,
能從我分享的知識點,
應用到自己生活或工作中,
進而讓自己變得比以前的自己還好,
對我而言那就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就像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一輩子聽過最好的評價
並非紐約時報全版的專文報導,
而是一位農村婦人緊緊抓著我的手說:
「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書籍資訊
書名: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
作者:瓦基(莊勝翔)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30

© 本文由作者【古閱書】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