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輕鬆拒絕

言跳跳
2023年1月13日
「怎樣輕鬆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拒絕的藝術其中的小小技巧。
<為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有一些小的請求會讓人為難。
這些請求其實也不是多大的事,例如在職場中,我們會請同事幫忙「順便」帶個午飯、打印個文件、帶個東西過來等等這些事情。
答應下來,可能會耽誤自己的事情,不答應的話,又可能讓對方難堪。
當然交情很好的朋友,你還可能厚臉皮著想說,這小小「順便」無所謂。
假設,有人問你:「你下樓的話,能幫我帶個午飯嗎?」
如果你順路,你也有時間和交情,答應下來還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可是如果你不順路,剛好心情不好,也不想給別人帶東西,你還記得自己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嗎?
當時的你應該是會猶豫一下,然後對方的狀態就從「興匆匆的」,變成了「淡定」。
這時,他看到你的反應,他可能會比你先開口說話:「是不方便嗎?」
你隨便接句話,這個請求就此中斷。
這種情況你應該有遇到過,不管你是作為請求者,還是被請求者。
那這個情況背後是有著什麼樣的底層邏輯呢?
<停頓>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上面的案例,讓請求者態度轉變的關鍵環節,就是「猶豫的那一下」。
這被心理學家定義為:「有效拒絕的一秒」。
為什麼只是停頓一秒,就能有這們神奇的效果?
根據研究分析,如果誰在交談時,停頓超過一秒,就會給人「被拒絕」的感覺。
這種「被拒絕」,會被對方解讀為「不認可」「不想聊」和「不接受」。
這種停頓用在請求時,特別明顯。因為當我們請求別人時,都是表現的興匆匆地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
但是,當對方表現出猶豫或沉默片刻,那麼請求的人就會產生些微的心理落差,因此改變自己的思維,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覺得沉默代表了遲疑,代表了拒絕。
<拒絕>
上面的結論中,可以看出來,我們不僅對被請求者的態度敏感,對於對方的回應速度也非常敏感。
甚至在某些時候,既使你答應了,但是由於答應的慢了點,對方也會覺得你有點為難或者是有著不太願意的感覺。
尤其是你沉默的時間越長,對方越覺得你為難,越會往反方向思考。
也就是:沒時間就算了,不方便就下次吧....等等....
所以,用好這個心理機制,你就能成為一個成熟的拒絕者,既不會讓自己心累,也不讓對方尷尬。
當然在用法上,這種拒絕方法也比較簡單。只需要你在回應別人請求時,沉默、思考或者猶豫1秒以上。
可能在一些人眼裏,「一秒提示」這個方法不是甚麼特別了不起的發現。
但這方法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是對生活經驗的深刻洞察。
<總結>
如果你覺得拒絕很難開口,拒絕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那說明你還不掌握拒絕的策略和方法。
如果你不想做,也並不是分內之事,試試停頓1秒再開口。
如果還想知道其他拒絕的方式,可以看看我的視頻,有精彩的實際案例分享。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
【讓自己比昨天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我是言跳跳
==================================
<更多的精采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關注我>
這裡有我最新視頻:YouTube
可以關注我的: Instagram
© 本文由作者【言跳跳】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