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高效且自律的人

言跳跳
2023年1月9日
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成為可怕的自律人》。
這本書是由世界管理領域認可的領導力導師所寫。
作者在給麥肯錫、高盛、福特、通用電器等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培訓的過程中發現,環境中的消極誘因在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讓人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尤其在效率方面,很多時候是自己設了一個思維的圈套,才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這次想分享的問題是:「如何成為高效且自律的人」
<日常規劃>
生活中,以下這種規劃方式,你一定經常見到。
例如:
有人會在新年開始的時候,把自己未來一年的工作和生活規劃出來。他們會列出三個等級。
第一級是方向,也就是在哪個領域學習和工作。
第二級是模組,他們會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或者特別想提升的部分。
第三級是具體動作,也就是說,為了提升自己,他們將會做哪些事情。
有的人則擅長做半年計畫,或者季度計畫,月度計畫。方法大差不差,他們會規劃好自己每天的行程和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
規劃是規劃,作者發現大多數做出規劃的人,最終都無法完成自己的規劃。
(1)其中一部分人的問題是,他們做了規劃後,就覺得自己已經做完了一樣。就像他們買了書,但是不去讀;買了課程,但是不去上,「買」這個動作就像自己已經學完了,學會了。
關於這點我的體會最深刻,因為我就是這類型的人,每次去誠品書店看書,翻閱了一下排行榜單上的書籍,突然發現這本書對我很有用處,買回去閱讀,一定對我幫助很大。但是,買回家後,確實感覺自己好像擁有這部分的知識,就擺在書架上長灰塵了。
(2)另一部分人的問題是,要麼他們規劃得太多,而每天的可用時間,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麼多,或者因為一些突發狀況耽誤了進度;要麼他們規劃得太少,做著做著就沒興趣了。
規劃,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奏效。
在這部分我對自己的「完美主義」有所反思,凡事想很多,想完美的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往往事與願違,結局總是變得虎頭蛇尾。
<有效>
作者研究過的企業家和成功者非常多。
他發現,那些富有成效,或者行動力和執行力都超強的人,普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人對時間的規劃,都是按小時來的。
比如,他們每天的日常是:不斷思考下一個小時做什麼,或者之後的30分鐘做什麼。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很少有什麼年度計畫。他都是腦子裏產生出一個新點子,就會立刻付出行動。
他精心規劃著自己下一個小時的事情,並且全力以赴做好。
就拿他想製作火箭這件事來說,當幾個工程師還在討論未來幾個月去哪里採購火箭時,他已經把火箭的製造成本都算好了。
采買火箭需要貨比三家,但是工科出身的馬斯克,大概計算下火箭的原材料費用,用的時間非常少。
如果理論和現實有偏差,無非是之後再調整就好了。
作者發現,超強行動力的人,不會盯著自己明年做什麼,他們只會盯著自己下一個小時做什麼。做的過程中,方向、思考和經驗,就都沉澱出來了。
<行動力>
研究發現,行動力和人們對時間的感知是成正比的。
什麼意思?
如果你覺得一件事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用,那麼你的行動力是很難提升的。
相反,如果你覺得做一件事的時間很緊迫了,那麼你的行動力會呈幾何倍數提升。
我們常說的截止日期就是這樣的。
Deadline是效率高手最常用的。他們會給自己的每項任務一個最晚完成時間。
這個最晚完成時間,會給自己非常大的壓力,促使自己持續行動。
所以,那些效率高手都會規定自己下一個小時做什麼,而不會規定自己下個月做什麼,下一周做什麼。
如果安排的事情太少,就很容易浪費時間,造成拖延。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趨於給自己安排較少的工作。
所以,想讓自己高效行動起來,就規定好自己下一個小時的任務就好。以此類推,把每個小時都充分利用好,你很難成為一個拖延的人。
破除我自己「完美主義」的最好方式,就是行動力、執行力。與其有太多完美的想法,為什麼不規劃好後,直接開始將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從小目標開始執行。在行動的過程中,調整和改進,不知不覺也改變了「完美主義」的拖延症不良習慣。
<總結>
行動力是和人們對時間的感知是成正比的。
你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富裕,心裏就會悠哉遊哉;
你覺得自己沒時間了,拖延就不會出現在你的人生字典裏。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
【讓自己比昨天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我是言跳跳
==================================
<更多的精采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關注我>
這裡有我最新視頻:YouTube
可以關注我的: Instagram
© 本文由作者【言跳跳】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