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論: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言跳跳
2022年12月30日
《人性論》
今天想分享想的書
這本書是名哲學家大衛.修謨。
有一次不經意的看到了這本書,就拿起來閱讀了。
今天重點分享的內容是關於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彼此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世界觀>
世界觀是一個人對客觀世界評價好壞的討論。
比如,談到山川、大海、國家、世界各地民族,
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世界,或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體現的就是一個人的世界觀。
人啊對某件事情有爭議,大多體現的是這個層面的差異,
大多數的人總是想爭個對錯,但其實是沒有對錯的,
所以最終往往是不歡而散。
<價值觀>
價值觀是關於一個人面對問題時需要取捨的討論。
比如,競爭的對手給你一筆錢,讓你說出商業機密,你說不說?
你覺得錢是好東西,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是世界觀,
但是你要不要為了錢出賣公司,是價值觀。
就像是明星周星馳,不管是做導演還是拍戲,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平時生活低調,捐錢賑災從不手軟。相反的有的人早就把收入揮霍一空,甚至負債。
<人生觀>
人生觀是關於一人最終過怎樣生活的討論。
一個人最終過上怎樣的人生,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的全部體現。
比如,有個網路公司的高管,放棄了幾百萬年薪,把房子車子都賣了,和妻子回到鄉下過上田野生活。這就是他前半生選擇了在職場打拼,後半生選擇了安逸農村生活。
阿里巴巴的馬雲,創立全世界知名的阿里巴巴集團,在他還是CEO的時候,世界特定的名人,甚至是總統,都和他見過面談過話。當馬雲卸下CEO的身分,他選擇了退出人們的視野,退出聚光燈的舞台,過上他想要的雲淡風輕生活,據說現在已經在日本歸隱。
這就是他們的人生觀,他們的人生軌跡是這樣,一開始有所追求,當已經達到自己的人生追求之後,選擇退隱,選擇了反璞歸真的生活。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的人生觀是會變。
<三者的關係>
1.從順序上來說,我們最先產生的是世界觀。
比如,一個小朋友跟你吵架了,漸漸的你就不想再跟對方玩了,以後看到他,可能就離得遠遠的。
你吃了一口苦瓜,你覺得不好吃,以後看到苦瓜就轉頭。
當我們跟外部世界接觸,我們自己的感知和得到的反饋,就產生了世界觀。
2.然後出現的是價值觀。
比如,雖然你覺得苦瓜很苦,不好吃,但是當醫生告訴你要多吃苦瓜,對你的身體健康有好處,這時候對健康的訴求超過了對苦瓜的討厭。所以,你又開始吃苦瓜了,改變這個行為的就是價值觀。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言不由衷的人,他們明明很討厭某件事,但在價值的排序上,又改變了自己的說法、看法和做法。
3.而當所有價值觀上的選擇連結起來,其實就是我們的人生觀。
我們過去每一個選擇成就了我們的現在。
我們的現在就是我們的人生進行式。
<總結>
世界觀只是看法的體現,人生觀是我們對適合自己的一生,所做的追逐、追求。
價值觀卻涉及到自身的選擇,但是這種選擇隨著各種因素會有所改變。
在感情上,常常聽到有人問;「三觀合不合?」
或應該是說:「價值觀合不合?」
看完了這個分享應該明白,沒有人是擁有完全相同的三觀。
正確的愛是理解和同情,給予應有的信任,
理解對方的行為,透過溝通交流,不會為了一點小事爭吵,這樣的愛才會長久。
完美的齒輪轉動都是一凸一凹,一退一進,一進一退。
如果想在一起,那就是互相遷就。
只要跟人過日子,妥協就是必然的事。
==================================
【讓自己比昨天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我是言跳跳
==================================
<更多的精采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關注我>
這裡有我最新視頻:YouTube
可以關注我的: Instagram
© 本文由作者【言跳跳】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