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化學習

T.C Li

T.C Li

2022年11月11日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勤有功,戲無益

相信華人社會裏成長的八、九十後都有從家長口中聽過這句說話,但到了2022年的今天,已經長大成人或成為家長的我們,在灌輸新思維新技能給小孩子的同時,又是否應該反思這句說話還合時宜嗎?

試想想,學生可以一邊遊戲,一邊學習新知識,如果那個學生就是你,你會覺得學習變得有趣多嗎?

 

其實遊戲化學習在外國已經推行好一段日子,而且有很多研究討論他為孩子會帶來多少正面影響,不過研究一般以電子化遊戲為主,但個人認為電子化遊戲有兩個缺點:

第一使用門檻很高,除非你懂得自己開發一個完整的遊戲,否則難以肯定找到一款完全適用的遊戲。

第二是電子化後,孩子就像真的在玩遊戲而缺乏了社交溝通,那只會把現今青少年的社交問題變得更嚴重。

 

相反傳統的紙品桌上遊戲比起電子化的會更適合作為教育工具:

第一、購買及使用方便,最簡單的桌遊只是幾十張卡牌,絕對方便攜帶到不同地方使用,而且不需要受到電源限制或其他機器輔助。

第二、題材多樣化,桌遊的題材千變萬化,由戰爭,交易,驚恐,以至近幾年發生的病毒危機都可以遇見,難道還不夠代入感嗎?

第三、靈活處理,電子遊戲遇到製作者疏忽時,遊戲可能就無法再進行甚至當機,但桌上遊戲即使遇上漏洞疏忽,或機制與教育主題未能配合時,也可以透過我們自行添加的規則彌補,所以彈性較高。


 

即使經過數年疫情時間,桌上遊戲已經得到更加多人認識,但桌遊風氣在香港始終尚未普及。依然記得初期我把桌遊推廣成為教育工具時,有朋友跟我說現在已經是元宇宙世紀了,還有誰會玩這種破舊玩意,但編輯這文章時,新聞卻道出元宇宙公司大幅裁員的消息。。。

雖然沒有跟朋友鬥氣的想法,但希望時間會證明我的想法與理念是正確的。


 

© 本文由作者【T.C Li】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