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街頭行軍—西線無戰事

C

CDwithJJ

2022年11月6日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每一部戰爭電影標誌住的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反戰吶喊,一部戰爭電影的好壞並非取決於場面有多震撼,戰況有多慘烈,而是看畢整部電影後內心產生的後勁與反思。有些戰爭電影甚至不會呈現任何一個雙方交戰的鏡頭就足以撼動人心。近期Netflix上映了一部改篇自德國反戰小說——《西線無戰事》的同名電影,今次這部是2022年的翻拍版,於今年9月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而第一部同名電影則拍攝於1979年。


 

  電影主要從一名叫保羅的德國士兵角度出發,重新令觀眾經歷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至終戰期間位於西部戰線的事跡,與主角一同面對戰爭的殘酷、同袍戰死的悲慟以及政治的醜陋。


 

  保羅其實並不是戰爭開打初期就被動員的一批,他與幾名朋友在1917年才開始參軍,為了加入軍隊,他甚至不惜冒認父母在同意書上簽字,由此可見保羅當時應該尚未成年,但仍然對祖國一片丹心。


 

  徵兵禮堂裡每個角落都充斥住將軍對新兵的招募演說,「不久後你們就會在巴黎街頭行軍。為了威廉二世,為了祖國,上戰場吧!」隨之而來的是新兵們的齊聲叫好,而他們並不知道戰場上等待著他們的都是些什麼,況且他們此時也沒有反悔的餘地。


 

  電影中沒有太多過於真實的鏡頭,應該不太會令人感到非常不適,血肉未至於橫飛,但由於始終是戰爭片,所以仍不乏子彈擊中頭部及刀砍身體等血腥場面,我認為這種程度剛剛好,恰好足以令人投入又不會因畫面過於衝擊而覺得出戲,影響電影整體觀賞體驗,不得不稱讚導演Edward Berger對於場口運鏡的拿捏。


 

  德國與法國最終在一列火車上簽訂停火協議,意味著持續長達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迎來終結,雙方決定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停止互相攻擊。保羅的將軍不樂見祖國與敵人和談,並認為簽署停火協議如同叛國,加上對軍人光榮戰死沙場有著盲目的追求,竟然對餘下部隊下達要在停戰期限前收服早前失去的平原之命令,保羅則是其中一員。眼見大聲反抗再次赴上戰場的同袍被憲兵槍殺,保羅縱使不甘,惟軍令難違,這亦是我認為在電影中最令人感慨的時刻。明明和平觸手可及,卻總有人選擇將之斷送。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的相似。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光是一戰就已經奪去1700萬人的性命,而二戰的慘烈程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世人大感無奈的,是戰爭往往只需幾個人的政治狂熱與妄想,再夾雜一堆污穢且骯髒的社會操弄就能成事,以前如是,今天亦如是。保羅不是第一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明天我們都將是保羅。


 

© 本文由作者【CDwithJJ】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