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戚口中認識馬來亞
一直以來一聽人說去東南亞旅遊都會先聯想到泰國,比較少會想起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可能對大部份人而言,對馬來西亞的想像只有大馬拿督和羽毛球高手李宗偉了,但其實馬來西亞遠不止這些。月初有幸前往馬來西亞探親,順便窺探一下馬來亞風情。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國家,馬來人(含原住民)大約佔7成,而華人則佔了約2成3,馬來西亞人口大約有3200萬,換句話說有約800萬華人生活在大馬,乍看數字一點也不少。自小聽家人說有一些素未謀面的親戚住在馬來西亞,今次終於能夠見上一面,實屬難得。雖然初次見面,但我依然感受到他們盛情的款待,完全就是一見如故。
為了盡地主之誼,親戚安排了很多行程給我們並親自充當柴可夫,管接管送。言談間我們聊起了他們(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生活狀況,從親戚口中得知馬來西亞的政策很大程度向馬拉人傾斜,華人有時甚至會得到差別待遇。其中一個例子是公務員的入職率,據說華人想進入政府部門工作極其困難,就算履歷很好,假如有馬拉人競逐相同職位時,即使學歷與經驗不足,馬來人最終都能成功獲得職位。雖然政府不會明確告知因何等理由拒絕申請,但大部份華人都心中有數是因為自己的種族。類似的例子在公立大學入讀率亦比比皆是,所以很多華人自知在馬來西亞很大機會沒有出頭天,只能毅然選擇出國升學,並期望日後留在海外工作也不要淪為種族差別待遇的受害者。
除此之外,親戚更告訴我馬來人在購置物業時更會得到額外的折扣,而華人及印度人則只能以原價購買,有些發展項目更會嚴禁非馬來人認購,所以在馬來西亞不同種族的聚居地非常分明,很少會見到不同種族的人住在同一條路上,我的親戚也不例外,清一色見到附近的大門都貼上中式揮春。
種族因素在馬來西亞的政治上扮演住極其重要的角色,幾乎可以說主宰了馬來西亞的方方面面,一切以馬來人的利益為先。此政策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直接導致新加坡自治邦被馬來西亞國會逐出馬來西亞聯邦,之後一切都成為歷史。
馬來亞除了春色綠野景緻豔雅外,沒想過還有那麼多不為人知的一面,先輩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移居海外,站穩陣腳落地生根後仍面對不同的挑戰,再次印證了移民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並不是所有事情的終結。我無法得知先輩當時是因為什麼原因選擇了馬來西亞為落腳地,但仍不得不佩服先輩當時的勇氣與堅毅,因為馬來西亞在先輩眼中曾經代表了新的希望。
© 本文由作者【CDwithJJ】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