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閱讀心得(1/3)

古閱書
2022年10月15日
看到內心自我對話就想到我讀研究所時,
跟剛來研究室報到的學妹去買中餐時,
只是跟學妹小聊了幾句,
學妹就直接對我說學長你的內心戲好多。
第一次去國外報學術研討會時,
剛下飛機的那一刻,
內心就在想如果今天是回程的那天該有多好;
每次認識新朋友,
內心的自我對話更是多到不行,
冷場怎麼辦? 我該怎麼接話?
他會不會覺得我很無趣?
這本書勾起我很大的興趣,
原來常常帶給我負面影響的內在對話,
也能轉換為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書中提到的小對話是指
負面想法和情緒構成的循環,
會把我們獨特的內省能力從祝福變成詛咒,
危及我們的表現、決策能力、
人際關係、快樂與健康。
我們可以減少小對話,
更能透過我們自身掌控內在聲音,
讓自己在負面情境中也能維持高水準表現。
▌不可或缺的心智能力
大腦內建的自我對話功能,
能幫助我們反省過去、
回應當下狀況、預演未來。
文化會影響我們父母的內在聲音,
進而影響我們的內在聲音,
如此經過許多世代,
共同影響著我們的心智。
我們要記住一個重點,
你的心情不是由你的行為決定,
而是你的想法。
▌小對話的黑暗面
當心裡的魔鬼搶走話語權,
不只會打擊情緒、
癱瘓專業技能,
甚至還會影響健康。
‧小對話會切斷努力練成的自動化技能
‧小對話會占用大腦其他重要功能的資源
‧社群媒體成為負面內在對話的聚集地
我們往往忽略了壓力其實是一種適應反應,
他幫助我們的身體對潛在威脅做出快速有效率的反應。
長期的負面語言流,
會讓壓力反應維持活耀,
當內在對話助長這個壓力時,
就可能重創我們的健康。
▌不被負面情緒綁架
想像自己是牆上的蒼蠅,
學會與問題保持安全距離,
善用抽離創造優勢。
1.當一隻牆壁上的蒼蠅
內在對話演變成負面情緒,
是關於距離的練習:
我們和問題之間所保持和未保持的距離。
發燒了,你可以吃點藥退燒。
同樣的,我們的心智也有一個心理免疫系統:
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緒改變自己的思緒—
方法就是拉開距離。
2.沉浸或抽離
從第一人視角觀看事件的沉浸者,
被困在自己的情緒和情緒引發的語言流狂潮中。
抽離者能放寬視野,
讓自己感覺變好。
當你處於負面經驗時,
要讓自己採取旁觀者視角、
拉開距離,能縮短感受負面情緒的時間。
當你處於正面經驗時,
則要想辦法讓自己沉浸其中,
延長帶給你愉悅狂喜的時間。
3.所羅門悖論
我們無法以看待別人時的距離和洞察力看待自己。
距離就像一個逃生艙,
可以帶我們避開所羅門悖論。
情侶如果在面對意見不合時學會抽離,
就能減緩感情的衰退。
在一年內只要花21分鐘嘗試從抽離的視角釐清衝突,
就減少了情侶共處時的不愉快經驗。
4.時光旅行力量
心智時光旅行的好處不只是讓我們得以俯瞰過去、
編織出有關現在的正面故事,
它還能帶我們前往未來,
這個工具稱為創造時間距離。
當你經歷困難時,
請想像10年後你會如何看待這件事,
能有效讓他們切換到俯瞰視角,
讓人了解自己的經驗只是一時的,
進而產生希望。
5.書寫的力量
花15到20分鐘書寫最讓他難過的負面經驗,
創造關於那件事的敘事,
都能讓他們感覺變好,
更少看醫生,
免疫功能更健全。
▌書籍資訊
書名: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緊張下維持專注,混亂中清楚思考,身陷困難不被負面情緒拖垮,任何時刻都發揮高水準表現
作者:伊森.克洛斯
譯者:胡宗香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1/05/26
© 本文由作者【古閱書】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