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最好)不太冷
近日因為歐洲各國乃至全世界都飽受食品及能源通脹的巨大衝擊,七國集團表示將對俄羅斯石油進口訂定價格上限,意味住集團內國家將不會以超出訂定上限的價錢向俄羅斯購買能源,從而希望減少俄羅斯從出售能源獲得的收入,變相達到間接支授烏克蘭的效果,皆因販賣石油及天然氣的龐大收入是克里姆林宮侵略烏克蘭的最主要資金來源。但俄羅斯也不是省油的燈,有見及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宣佈原定在先前一個週末重開的北溪一號管道出現漏油的情況,將無限期停運對歐洲的輸氣管,意味著即將踏入冬天的歐洲對能源的需求將更雪上加霜。
一直以來歐洲各國對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都非常依賴,而俄羅斯也深知這一點。任何俄羅斯所推出的能源政策均會撼動歐洲大陸人民的神經,只是今次俄羅斯與整個西方世界因為烏克蘭的問題而徹底翻臉,才導致如今嚴重的意識形態分歧及輸氣管的切斷。
俄羅斯切斷北溪一號輸氣管變相是對歐洲的一次反制裁,你們反對我收復「自古以來屬於俄羅斯的烏克蘭」,但又想從我身上掙到平價天然氣的好處,世間上哪有這麼划算的事。聰明如俄羅斯,自知若要明刀明槍與北約打起上來並取得勝利(不用核)是不設實際的,只能從內部入手,引發歐洲各國人民對百物騰貴的不滿與厭倦,或者有機會令他們成為「反戰(反對自己國家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戰爭)」人士,並希望此舉能不再承受高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生活負擔。對俄羅斯而言或許是成立的,可惜現在歐洲各國都正想方設法思考新的能源政策,從而期望解決長期被俄羅斯抓住要害的難題。
從新聞得知俄烏戰爭最近有了一些新的走勢,烏克蘭利用無人機準確打擊了俄羅斯的坦克部隊並據說重新佔領了一些昔日被俄軍侵佔的城鎮及土地,可惜誰都說不上戰爭將因此快要結束,戰場上的你來我往估計也將持續好一段日子。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漸行漸遠更是不爭的事實,會不會發展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全面脫勾則無人知曉了。苦了歐洲各國人民留意戰爭局勢發展的同時,只好祈求這個冬天不太冷。
© 本文由作者【CDwithJJ】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