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a Second Brain》閱讀心得

古閱書
2022年8月29日
建立你的第二大腦,
身為健忘一族的族人,
很需要有數位工具幫助記憶資訊。
這兩年每年閱讀100本以上的書,
幾乎每本都寫下閱讀心得,
就是為了累積數位大腦的重要資訊。
這本書也是我喜歡閱讀的類型,
若台灣有引進這本,
必須列入待閱讀書單。
本書提到的「第二大腦」,
是指你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儲存和組織所有取得的資訊,
以及回想這些資訊的地方。
透過三個步驟幫助你發揮知識的最大效益,
1.記憶
回憶事實和想法、名言、重點
2.連結
連結不同來源的想法,
當作創意思考的工具。
3.創造
將收集到的知識,
轉化為高價值、可分享的東西。
本書的核心重點就是CODE資料整理術,
幫助你有效記住最重要的資訊。
▌步驟一、擷取 (CAPTURE)
1.保留重要及引發共鳴的內容。
(1) 能激勵
儲存能引發靈感的圖片、名言、金句。
(2) 有效用
保留一些你將來可能需要的資訊。
(3) 個人化
寫下並保留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獲得的智慧
(4) 需注意:
遇到原創性且讓你吃驚的想法時,
擷取並保留它。
2.善用筆記應用程式
(1) 電子書籍
輸出你標示的重點
(2) 稍後閱讀應用程式
將有趣的內容加入書籤
(3) 社群媒體應用程式
把內容收藏並輸出到其他地方
(4) 網頁截圖應用程式
保存網頁的全部或部分內容
(5) 語音轉錄應用程式
把聲音或影片轉製成文字
(6) 資料整合
自動將內容從一個地方輸出到另一個地方
▌步驟二、整理 (ORGANIZE)
為未來的行動儲存內容,
PARA整理術:
1.專案 Projects
把你目前正在進行的專案彙整於此分類。
‧工作項目
‧個人項目
‧副業項目
2.領域 Areas
隨時間過去,
你承諾要做的事情,
你未來會用到的資訊片段彙整於此。
‧個人或專業
‧價值為主或工作導向
‧長期或短期
3.資源 Resources
你想要保留的東西,
在需要時可以參考。
與正在進行的專案,
或感興趣的領域沒直接關係的資訊彙整於此。
‧職業
‧產業
‧愛好
‧副業
‧天生好奇事物
4.檔案 Archives
不再相關的資源、
已經結案的資訊彙整於此。
▌步驟三、提煉 (DISTILL)
去除雜質及發現菁華,
提煉筆記內最精萃的精華。
1.擷取的筆記
以數位筆記的形式擷取資訊,
或創建自己的東西。
2.加粗的段落
擷取筆記的幾天後,
再以粗體標註重點,
如關鍵字、引起共鳴的句子。
3.突顯重要段落
突顯那些最驚人或有趣的段落。
4.執行摘要
在筆記的開頭添加你自己的執行摘要,
簡明扼要地說明這是什麼。
▌步驟四、表達 (EXPRESS)
展現和分享你的最佳成果。
CODE法的目的是與他人分享知識。
表達你的構想並獲得回饋,
進一步反覆修正與改進構想,
盡快拿出你的中間產物。
‧閱讀和提煉的書籍筆記
‧還沒有在專案中使用的想法
‧進行中的專案文件、圖表
‧最終可交付的成果
‧已經發表的知識資產和文件
檢索這些中間產物,
常用的四種檢索方法
1.搜尋
使用筆記應用程式中的關鍵字搜尋功能。
2.瀏覽
瀏覽你的文件,
並掃描你儲存的資訊尋找靈感。
3.標籤
運用某些筆記的小標籤,
標籤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跨學科思想轉移。
4.機緣巧合
當你搜尋、瀏覽和下標籤時,
你發現一個領域的想法,
可以應用在別的領域。
▌書籍資訊
書名:Building a Second Brain: A Proven Method to Organize Your Digital Life and Unlock Your Creative Potential
作者:Forte, Tiago
出版社:Atria Books
日期:2022/06/14
© 本文由作者【古閱書】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