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逆轉人生》(2011)

hyperz評電影
2022年8月27日
(5/5)
「也許同情只不過是包裝好的憐憫。」
————————————
《逆轉人生》,被譽為是法國電影票房的天花板,打破了《鐵達尼號》在法國票房保有的最高紀錄,更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國小的階段,那時候的我只注意到片中的喜劇色彩,但十幾年過去,當我再次看這部電影時,給我的感受卻是始料未及的。只能說,電影真的很主觀,這次再看一次特別有感。
故事講述一個因意外而全身癱瘓的富豪-菲利浦,與一個原先只想拿到失業證明,卻被富豪看上而成為他的私人照護員-德里斯。兩個在各方面都差距甚大,不論是社會地位、興趣、態度、對未來的看法都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兩人,就在此機遇下相處並成為彼此的知己。
電影採用倒敘的方式來描述,一開始沉悶、怪異的氣氛,演員表情、動作的鏡頭特寫,都讓人想深入了解。隨後,就在一個賭注後音樂開始,也像一把愉快的鑰匙,打開了鬱悶的那扇門,朝著喜劇的方向推進。
「兩人的差距」
一個是來自社會底層,就連洗澡的水都十分有限;一個是超級富豪,光是浴室就足以容納一個貧苦家庭的生活空間。一個雖然貧苦,但卻很享受人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可以開著玩笑,用最樂觀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似乎處處都充滿了驚喜;一個雖然看似擁有著一切,不需要擔心開銷、生活,實際上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對人生、生活都感到索然無味,對許多事物早已麻木。
這樣的衝突、不違和感,卻誕生了超越社會階層、超越了年紀、超越了教育水準的友情,如此的感情顯得更是難得可貴。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正如菲利浦所說:「你總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照顧一個殘疾人士。」對菲利浦而言,他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不幸,而去綁架一個還有屬於自己故事要走的年輕人,何況這個年輕人還是一位與自己的知己。但也因為是最為不捨,德里斯要離開時,與所有人都道了別,卻唯獨沒有和菲利浦親口說再見,或許在二人心目中,這從來都不是道別。
從一開始,這個家中所有人都不認為德里斯能勝任此份工作,也認為他只不過是個混混,就連菲利浦的好友都認為不應該雇用此人。但最後道別的時候,所有人卻依依不捨地與之道別,也顯現出德里斯已然成為他們家中的一員,少了他,就少了個聲音。而德里斯自身的轉變也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街頭混混、只想領失業補助金的頹廢態度,到後面對人講話已然成了一個彬彬有禮的人。
「同情心」
「同情」對菲利浦而言,早已不被需要,對他來說,也許不以特別眼光看待,才是真正的「尊重」。我們不妨想想,也許有時我們對他人的同情心,在他們眼裡看來只不過是另類的虛偽罷了。為了要迎合社會的主流思想,有多少人並不是真正的在關心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們?
-
雖然是喜劇,卻給了觀眾很大的省思,更讓人感受到要珍惜時光以及好好地把握當下,這些對生活的態度都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此片涵括了友情、親情、愛情,我自己也感受到《逆轉人生》是從諷刺上流社會的角度出發,也確實從我們這些平凡人來看,富豪的一些行為、價值觀是不被認同、甚至是覺得可笑的,或許導演也想藉此機會來去對抗上流社會所帶來的不公。
配樂很讓人放鬆,是部神作,誠心推薦給大家。
© 本文由作者【hyperz評電影】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