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能正面臨新一波的糧食危機

C

CDwithJJ

2022年8月22日

Cover image

   最近世界各國都遭受了極高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英國更迎來了四十年以來的新高,通脹直逼10%,數字乍聽之下已經感到誇張,工會頻頻表示會進行罷工,旨在希望政府能夠作出相應措施壓低通脹,從而改善人民的生活及減輕財政負擔,然而英國的情況只屬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我們看不到,或新聞沒有報導的苦況正每日上演。


 

  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食品及能源價格就一直急劇上漲。事實上,單單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種植的小麥就已經佔了全球供應的三分之一,而烏克蘭就佔了全球10%的貢獻。除小麥之外,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統計,烏克蘭在葵花籽油及玉米方面的供應也分別佔了42%和16%。戰爭無疑阻礙了烏克蘭國內的農業生產,在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農夫不可能安心種植作物,久而久之糧食產量亦會面對巨大衝擊。更令人擔憂的是,早前俄羅斯海軍對烏克蘭位於黑海沿岸的港口城市進行封鎖,烏軍也因此佈下大量水雷確保俄軍不能駛近岸邊,導致大量本應準備付運至其他國家的糧食被逼存放在大型穀倉,烏克蘭亦曾表示國內幾乎所有穀倉都早已放滿了作物。近日俄烏兩國在土耳其進行了談判,聯合國亦期望鳥克蘭的糧食能逐漸重新出口至依賴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國家,上週已經開始有船隻從烏克蘭將糧食運往外國,短期內希望情況能得到改善。


 

  除了戰爭的影響外,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對糧食供應可謂是雪上加霜。非洲之角近年遭遇的嚴重乾旱已經造成毀滅性的災害,索馬里已經連續4個雨季沒有足夠降雨,饑餓人口已經多達1500萬,到2022年底將會增加到2000萬,情況非常嚴峻。在非洲某些本來資源就已經短缺及分配不均且戰亂不斷的國家,糧食短缺更可能引發新一波的地區政局不穩甚至動亂,後果更不堪設想。現在極端天氣也逐漸逼近,近日中國西南部省份也傳出江河見底、水庫庫存嚴重不足的消息,天氣反常所帶來的自然災害可謂已經迫在眉睫。


 

  無可否認,俄烏戰爭經已演變成曠日廢時的消耗戰,雙方都在烏東地區城鎮及一些邊陲地方爭持不下,雖然有傳媒報導近日烏軍曾經對克里米亞半島進行了幾次導彈攻擊,但整體而言戰爭沒有能在短期內終結的跡象,還要打多久,沒人知曉。在今日人們很容易感到資訊疲勞的年代,情感很容易就會麻木,戰爭一天都嫌多,只冀望戰事可以早日畫上句號。不幸的是戰爭一日不完結,對全球糧食能源的影響就猶如懸掛在頭上的一把刀。


 

  對於身處在香港的我們而言,糧食短缺好像一直都距離很遠。疫情剛開始令中港貨運遇到檢疫阻礙時,大家一窩蜂到超市搶菜和肉可能已經是最近的一次了。但事實是糧食危機萬一真的大規模爆發,在現今高度全球化的經濟社會中,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 本文由作者【CDwithJJ】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