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公主病》閱讀心得(1/3)

古閱書

古閱書

2022年8月12日

Cover image

看書名就不是我會想閱讀的類型,
那我為什麼還會挑這本書來看呢?

樊登《讀懂一本書》提到要拓展理解力的池子,
最好廣泛涉獵不同類型的書,
而《媽媽的公主病》就是推薦書單中的一本,
能夠幫助拓展妳的生活界線。

這本書能引起廣大女性的共鳴,
甚至可以療癒大半輩子活在母親陰影下的女性。
如果妳感覺自己有個「無法給予女兒母愛」的母親,
那很適合閱讀這本書,
透過閱讀的過程療癒自己。

作者是婚姻與家庭治療師,
20多年持續投入自戀型父母之子女的治療,
在書中妳可以看到大量的真實案例。

作者在前言就提到寫這本書的過程,
其實就是療癒她自己的一趟旅程。
為了怕讀者看了這本書反而造成與母親的對立,
在前言及第一章分別寫到
"這趟旅程不在投射氣憤、
怨懟或狂怒,
而在於尋求了解。"

"療癒來自理解和愛,不是責備。"

妳不需要責備有公主病的媽媽,
但妳可以選擇更了解她,
從中學會一些防禦措施,
阻擋自戀型媽媽對妳產生的負面影響。

本書分為三部
‧解釋自戀型母親所產生的問題
‧顯示這個問題產生的影響
‧按圖索驥,達到復原的目的

▌什麼是自戀型人格?
具有自戀特質的媽媽,
往往會釋放出「我才是主角」和「妳不夠好」的訊息。

九種自戀特質
1.具有宏觀的自認重要的感覺,期待在成就不足時仍受到高人一等的待遇
2.先入為主充滿無限上綱的成功、權力、卓越、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奇想
3.相信自己與眾不同與獨一無二,只有其他與眾不同或高成就的人或機構才會了解自己,而自己也只應該與這樣的對象來往
4.需要過度讚美
5.有理所當然的傾向,換句話說,會毫無道理的期待享受特權、或別人主動配合其要求
6.掠奪式的交往方式,換句話說,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同理心:不願意承認或理解別人的感覺和需要
8.容易嫉妒別人,或認為別人嫉妒他
9.顯露出傲慢、自負的行為或姿態

▌自戀型母親跟女兒互動模式的十根毒刺
1.妳發現自己總是試圖贏取母親的關愛、注意和認可,但是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取悅她
2.母親看重自己的觀感,勝過妳的感覺
3.母親嫉妒妳
4.家裡的一切,要媽媽說了才算
5.母親不支持妳正面表達自我,特別是當哪些內容與自己的需要起衝突或威脅到她的時候
6.母親無法展現同理心
7.母親無法處理她自己的感覺
8.母親總是挑剔和批評
9.母親當妳是朋友,而不是女兒
10.母親跟妳之間毫無界限與隱私

▌自戀型母親的六種面相
1.炫耀外向型
天生的表演者,
在外面廣受喜愛,
但回到家卻令配偶和孩子畏懼。

2.只問成就型
成功要看你做了什麼,
而不是你成為怎樣的人。

3.身心失調型
利用生病、
頭痛和痛苦來控制別人,
讓她為所欲為,
只注意她自己。

4.成癮者
往往看起來是自戀的,
因為讓她們上癮的東西比任何其他事更重要。

5.暗中使壞型
不想讓別人知道她虐待兒女
通常有一個公眾自我,
還有一個私下的自我。

6.渴求情感者
情緒大多表露於外,
期待女兒來填滿空虛。

▌書籍資訊
書名:媽媽的公主病:活在母親陰影中的女兒,如何走出自我?
作者:凱莉爾‧麥克布萊德  
譯者:馬勵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8/07/12

© 本文由作者【古閱書】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