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油飯
外婆家的廚房裡總是飄溢爆過香的櫻蝦、肉燥,及油蔥酥的味道,而三種便是作為油飯的基本要件。晶瑩剔透的米,被油完全的包裹住,使其顯得更加透明,混合著醬油的米,和紅粉色的櫻花蝦摻再一起,更使人食指大動。放入口中,最先出現的便是櫻花蝦獨特的香氣,雖是無櫻花的香氣,卻更勝於它,香味充斥在鼻間,隨後而到的便是米香和香油、油蔥酥、肉燥的香味,一口咬下去,嘴中似是正上演著一場精采絕倫的歌仔戲,熱鬧非凡、喧囂至極,沒有誰被誰蓋過風頭,反而是各顯其特色,越嚼越香,香氣之間的界線也愈來越愈模糊,似是全部融合在一起,好比中國太極圖糾纏環繞、密不可分。
除了在外婆家,能夠吃到油飯的時候,莫過於喜宴。喜宴上總愛擺滿各式佳餚,清蒸驢魚、香氣四溢的佛跳牆、粉嫩的生魚片、艷壓群芳的海鮮拼盤,但最吸引我注意的卻是躲在角落無人問津的油飯,我總會興致勃勃的先品嘗一口,在下評論,雖然我早知那油飯必定是沒有外婆做的好吃,但還是忍不住拿起來比較一番,醬油味道太淡、油不夠多、爆香不夠、米飯不夠分明,都是在喜宴裡油飯的通病,大多時候,他們的香氣與外觀也欠佳,廚師定是沒有把心思放在他們的身上。有時,也常在便利商店看見油飯的蹤影,上面總覆蓋一個神祕的面紗,但等待揭曉之時,總是會失望至極,說是油飯,但是該有的配料、外觀一個也無,不過是顏色有些許相似罷了。也因此,在外頭見到油飯十,總會想起外婆。
外婆年輕時是一外辦桌師傅,婚喪喜慶,都是她一手包辦,靠著她驢火純青的手藝,總會吸引鄉里之間的人,來委託她辦流水席,而品嘗過的每個客人,沒有人不流連忘返,想要一嚐再嚐,也因此她靠著她純熟的手藝,拉拔四個幼小的孩子長大,而其中的辛酸,卻是不為人知。即便外婆現在年紀六十有餘,卻仍是因為我們說:「我好想吃你做的油飯喔!」而盡心盡力的開始備料、翻炒、蒸煮,最後端到我們的餐桌上,待我們細細品嘗。在幾十年前,她也曾是在廚房呼風喚雨的大廚,絲毫不遜色於在戰場上廝殺的大將軍,而現如今,卻只因孫女的一句話而甘願在狹小悶熱的廚房裏頭默默地忙碌。
有時候,不免意識到外婆也老了,可能是味道不如從前般重口味、不如從前那般油亮,這在以前是絕對看不到的,不過也有可能是為了顧及我們的身體健康,而更改她的配方。隨著我進入國中與高中,回去的次數也漸漸的變少,雖然母親再去外婆家前定會問我:「我等一下要去外婆家,你要去嗎?」但我總會找各種藉口推託,其實不過是覺著那裏無聊罷了,因為我總想著,時間還很多,這次不見也無妨,但我卻忘了,若有天我再也吃不到她的油飯、看不見她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看不見她與母親在客廳暢談嘻笑的場景,該怎麼辦?
油飯剛出爐之時,必定是香氣四溢,濃厚無比,可放久了後,味道淡了,便會不以為意,直到有天終於想起家中尚有一碗油飯時,卻發現上面早已布滿綠色的毛絨,早就不可再食。如今的如今,在尚有油飯,剛出爐之時,必定要多品嘗幾次,將感受其中濃厚的香氣、粒粒分明的口感,深深烙印在腦中。
© 本文由作者【在家閒置i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