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怒火特攻隊》(2014)

hyperz評電影
2022年7月31日
(5/5)
「Ideals are peaceful. History is violent.」
————————————
故事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一位從來沒上過戰場的菜鳥,被拉進部隊、上了坦克,經歷過與原先價值觀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戰場教育,也與其他同袍從認識到熟悉、到最後出生入死,奮勇殺敵,而在最後的戰鬥中倖存了下來。
這個故事與其他戰爭片相比較為寫實,不那麼吹捧美國的強大武力或是愛國精神,而是將焦點放在戰爭的意義以及帶給人觀念、想法、行為上的改變,用十分殘酷的畫面告訴我們生命無常。
我不是甚麼軍事迷,所以我不會過度去探究電影的某些橋段是真是假。但是坦克中的操作、換彈動作與射擊所帶來的刺激感,真的很讓人興奮。如那段與敵方虎式坦克的武力差距,甚至讓人緊張到發抖。上一秒還在講話、吃東西,下一秒子彈、砲彈可能就會襲來,所有人都可能在瞬間就離開人世,這種不安感真的營造的非常顯著。
雖然上司在給新兵的震撼教育時只表明需要殺人的工具,甚至說出「你不會殺人就對我沒用」這種話。的確,在時時刻刻都處在高度戒備的戰場上,士兵不過只是一個個工具罷了。但人性終究是有情感的,朝夕相處仍醞釀出了感情,成了出生入死的兄弟。菜鳥從一開始看見血就會吐,到最後的決戰能勇敢留下;也短時間從不會開槍,到射殺對方時還會大吼並怒飆髒話發洩情緒,如此的轉變即是戰爭帶給人的劇烈影響。
整個坦克空間的布局也很有意思,再配合上所有人的默契搭配及對話,在那個空間真的會讓人有種溫馨且安心的感覺。片中主角團也不斷強調這是「Best job ever.」,明顯感受得出他們苦中作樂的心情。
有幾幕讓我很印象深刻,像是德軍運用小孩作為武器,並且洗腦他們的人民;在德國人民家中與他們共食,對德國人來說他們都是摧毀家庭的兇手,每個人雙手早已沾滿了鮮血,卻裝作若無其事的和他們一起吃飯,情緒的壓抑在那一刻達到最高峰。
而最後的戰鬥真的只能用極其慘烈來做形容,隨著彈盡糧絕,隊友一個個逝去,絕望感也跟著配樂慢慢加重。「I did my best.」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唐,是多麼地用力將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說出。縱使運用策略地佈局讓這些納粹士兵掉以輕心,但「五個人vs. 納粹黨衛軍的一個營」,終究是難逃一命,可是帶給敵軍的傷害,早已遠遠大於一句「I did my best.」了。
特別的是唐在片中是一位會說德語的上士,因此可以看見他在和敵人戰鬥時用德語和納粹士兵打嘴砲,看他講德語時的確有種另類的霸氣感。
最後一幕讓人嚇出了一身冷汗,那個德國士兵究竟有沒有看見躺在坦克底下唯一倖存的主角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看見了卻不做聲?人性?
布萊德彼特在本片大秀演技,看似心狠手辣的他,實則是最照顧自己弟兄的人。在戰場毫無肆虐的殺人,雖然想展露出無所畏懼的樣子,但事實上他早已不願意再做這樣的事,有許多幕都看見他跑向角落,手摀著頭,獨自喘著大氣,想壓制住那個快崩潰的自己,卻又不得不在冷靜後繼續下一個任務。西亞李畢福飾演的聖經以及強柏恩瑟飾演的格雷迪都詮釋的很有特色,也感受的出每個人對於戰爭、生活在那個年代和做著這樣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理念。
電影有兩三幕用血腥、寫實的畫面搭配著寫在坦克上的「FURY」,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戰爭就是人類極度憤怒下的產物。此外,「信仰」在戰爭發生時,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焦點。神愛世人,那神會愛希特勒嗎?李畢福飾演的聖經說:「或許吧,若他信奉我主,那他必將獲得救贖,只是他逃不過世人的審判。」
在片中,有一段是一位美國軍官向唐感概,為何這些納粹就是不肯投降?唐看著他說道:「如果是你,你會嗎?」的確,如果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我們又怎能輕易感同身受呢?
祈禱所有在烏克蘭和整個世界遭受戰爭迫害的人們,能平安地度過危機。
© 本文由作者【hyperz評電影】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