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開門?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2年6月4日

Cover image

一場瘟疫纏繞全世界以年計,有些地區衛生條件充足,公民意識優良,早日擺脫疫症禍患,日常生活、社會運作恢復正常;有些地區不乏先進的醫療設備,飽學之士遍佈各領域,公民亦有意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卻仍舊日日抗疫,時鐘的指針彷彿前進兩下,又後退一兩下。抗疫帶來時間的凝滯,影響民間日常表現,其中一項怪舉動是在公眾場所用腳開門。
 

病毒可停留在物體表面,人體接觸後又可帶往體內,繼而感染,有人知曉這事實後,甚願與公共物品隔一層保護罩,他們拿著紙巾或購物單據按𨋢掣,以圖阻隔手指與按鈕接觸;戴手套外出,每次在街上宛如進行外科手術。諸如此類舉動只是做在己身的細微事,用腳開門則不然。施事者會尋找門的著力點,包括長近地面的金屬門柄、包裹玻璃門邊的金屬護層,甚至就是門上的玻璃。好端端一扇社會公認用手推開的門,轉而用腳開,是缺乏禮貌的行為,在不少國度,用腳按掣(如坐地風扇)、用腳代手指向其他東西,都是無禮舉動。始終正常人用手推門,我們也慣於如此,現在看見別人用腳開門,手與足的距離遠,動態完全不同,看來非常突兀,這種突兀感就是造成缺乏禮儀的關鍵。眾多文明都講究餐桌禮儀,有關禮儀的細節於進食一事上無足輕重,若只論能否吃下去,禮儀簡直多餘,但如果有人用餐的舉動怪異,我們又堂皇地批評他缺乏禮儀、不守禮。以腳推門一事同屬此類。
 

總有人說這裡是香港,是講求效率、人命矜貴的地方,所以用腳開門是權宜之計,哪講這麼多繁文縟節,故作斯文。首先不見得講求效率就要漠視禮儀,文明發展到高水平,才產生效率,有文明也自然有禮貌,若聲言有效率就會沒禮貌,就與香港人所恥笑的其他地區人民缺公德行為無異。若仍要說效率,守護人命,用手開門為防疫帶來何等損害,用腳又能否避免,可能又要專家矸究一番。用腳開門即時的效果是告訴四周途人現在疫症肆虐,令人不惜以無禮手段免除染病風險,瘟疫非常恐怖,絕對值得人類移風易俗。這種對瘟疫的恐懼從何得來?大概不是建基於確據,而是受宣傳所驅動。用腳開門的人出入公眾場所,每遇一門,就透過動作化身成傳揚疫症恐怖的流動文宣。既然某些感染者曾到訪何處,那裡多幾人染疫又稱甚麼感染群組,受這些用腳開門的人影響,心生恐懼,以為瘟疫永續,不可救藥,兼且犧牲基本的公眾禮儀,往後面對公眾場所的大門時雙手自然廢掉,會否對公眾心理健康和香港「國際都會」的形象造成漣漪效應?是否列為開門群組、無公德群組、危害都市形象群組、煽動鄙夷香港群組?
 

肉眼難見的病毒侵害人體,對此產生過度恐懼則蠶食人心,原來遭瘟疫及連帶的人為因素煎熬,最難確保的並非身體健康,而是頭腦清醒,內心澄明。或許用手或腳開門只是表象,更該反省的是我們有多少時候用腦應對變幻。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