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混合多種元素的音樂節目

Tiger Lam

Tiger Lam

2022年6月1日

港樂綜藝節目《聲生不息》
港樂綜藝節目《聲生不息》

過去數年,內地的音樂節目十分豐富多樣,如我是歌手、蒙面歌王、中國好聲音等,但終歸都是競技性質和選秀為主;至於香港,近年有全民造星及聲夢傳奇,也是選秀節目。最近,TVB與內地合製的聲生不息,帶給筆者相當的驚喜,因這個音樂節目所包含的元素更為豐富。

由中港兩地的歌手重新演繹粵語歌,再加上專業的編曲,本身是一個亮點,但筆者初時也會想,若10多期的節目,每期都是由同一班歌手去唱粵語歌,會不會很沉悶?而且國語歌手唱粵語歌的效果會不會打了折扣?

現在,聲生不息已播到第6期,因著節目形式精妙的安排,不但沒有愈看愈沉悶,反而是愈看愈有趣味。首先,節目採取的是半競技形式,仍然會比拚輸贏,但沒有淘汰制,或輸或贏,每位歌手仍然可以每期繼續唱歌,更像是派對式的比賽。

這樣的安排至少有三個好處。第一,觀眾不用對賽果太認真,能以一種輕鬆的心情去「睇show」,而且自己心儀的歌手不會被淘汰,就避免了產生失望的情緒;第二,如果節目是採取淘汰制,國語歌手在粵語發音的限制下多半會被淘汰,對他們並不公平,反而在輕鬆的競技氣氛下觀眾更容易包容他們粵語發音的限制;第三,節目雖然沒有採取淘汰制,但仍然是對決性質,歌手們不能交「行貨」,必須把最好的演出呈現出來,因而確保了演唱的高水平。

另外,節目對決的方式也不是千篇一律,既有獨唱的對決、男女合唱中的對決、合唱組合的對決,讓觀眾可以看到不同歌手之間的合作所產生的火花及化學作用,讓表演的內容及層次更為豐富。

最後,除了娛樂成份之外,節目仍然保留了情懷的部分。流行音樂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或藝術,同時也是大眾的集體情懷。每首粵語歌背後的故事,節目都會請來不同的音樂製作人畫龍點睛地介紹(這方面內地版本完整保留,TVB版本剪去了部分),這種點到即止的講故方式不會太過嚴肅,同時又能勾起幾代人的集體回憶,讓節目在娛樂的氣氛中不流於膚淺。

© 本文由作者【Tiger Lam】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