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Netflix韓劇《少年法庭》:重罰或教育 少年犯下重罪應否與成年人同罪?

帶著紙筆去窮遊
2022年4月25日
韓劇《少年法庭》在Netflix上架後,隨即引起熱議,而且一直留守在熱門排行榜首十位。劇中令人震驚的真實案件,令人深思少年犯背後的原因及現行的法律問題,加上一眾演技出眾的演員,大大提升此劇的吸引力。
《少年法庭》由曾參演《信號》等劇集的韓國影后金惠秀主演,其他主要演員包括金武烈及李聖旻等。劇集以少年罪案為主題,女主角沈恩錫(金惠秀飾)是一名在少年法庭工作的法官,既嚴厲又不苛言笑,而且非常討厭少年犯。她與另一名陪審法官車泰柱(金武烈飾)一同負責審理一連串涉及少年犯的案件。有別於沈恩錫,車泰柱是一個既有同情心又關心少年犯的法官,但是間中會有一點感情用事。兩人需審理的案件涉及謀殺、性侵、學生集體舞弊及無牌駕駛致車禍等,每個題材亦甚為沉重,而且部分案件亦是改編自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發生過的案件,例如未成年者將兒童分屍等。
整體心得
整體而言,《少年法庭》是一套高水準之作,不論是富有演出經驗的資深演員,例如金惠秀及金武烈等,或是資歷較淺的年輕演員,例如在首兩集中飾演冷血少年犯白成友的女演員李妍等,同樣演技精湛。而劇中的每宗案件,以及其引伸的每個故事,亦是既緊湊亦令人深思。
如果說起劇集中一個我認為略為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結尾的一集中,沈恩錫獨自前往集團首腦藏身之處的一幕。在不少劇集(包括韓劇或日劇)中,亦經常出現主角獨自前往犯人所在地的情景,然後總會因為攻擊力的不平等而面對無力還擊的情況。沒想到在高水準的這套劇的中亦出現類似情節,沈恩錫明知集團的主腦白度炫喜歡使用暴力,仍然選擇獨自前往對方的藏身點,最終只能單方面被對方毆打,更被他用利刀刺傷。雖然她是希望趕在警方到場前可以透過與對方交淡,從中解開自己的疑惑,但是這個行為未免太愚蠢了。
父母促成少年犯出現
《少年法庭》帶出兩大重點,包括少年犯背後的原因與問題,以及處理少年犯的方法。本應是無憂無慮地享受青春時期的少年,為何竟會犯下令人難以置信的嚴重案件,甚至在受審時仍能理直氣壯、無畏無懼呢?從劇中的大部分案件中可見,促成少年犯出現的原因亦是出於其父母,包括疏於照顧、家暴或是過度溺愛等。
舉例說,劇中的首兩集探討一宗未成年人分屍案,兩名未成年人共同殺害並分屍一名無辜的9歲男童。兩人不但毫無悔意,更在庭上為了推卸責任而互相指責。其中一名女生出身於富裕家庭,在犯案後獲精英律師團為其籌謀。然而,即使女兒犯下殺人的重罪,已出國的父母始於未有親自到庭,平日亦只將女兒獨自留在豪宅內,更遑論照顧甚至教育女兒。
教育?重罰?
當保護被有心人濫用,就會成為包庇。雖然少年犯只是一個思想未成熟的孩子,但同時亦是犯下嚴重案件的疑犯。即使加害者的年齡有改變,案件的性質仍與成年疑犯的同類案件相同。
少年法的原意是保護未成年的少年,確保誤入歧途的他們,可以獲得改過自新的機會。然而,即使他們犯下殺人或強暴等重罪,甚至對自己的行為毫不後悔,卻仍然可獲輕判,難免會對案件中的受害人造成不公,甚至有些少年犯刻意利用漏洞,因為得知自己一定會獲輕判而無懼犯下重罪。面對這群獲法律「保護」的少年犯,力度不足的懲罰並不足以令他們明白到其行為的嚴重性。然而,單靠懲罰並不足以阻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因此透過教育令他們理解當中的問題,以及指引他們在正途上前進亦甚為重要。
劇集《少年法庭》帶出一個重要的信息,犯案的未成年人固然需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父母、法庭及社會對於此問題亦同樣背負難以推卸的責任。
© 本文由作者【帶著紙筆去窮遊】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