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提高生意額!任何生意都適合的價值銷售法!

Owen@taekwondowen
2022年4月18日
還在纏繞在和客戶議價的煩惱嗎?「價值銷售法」其實是一門所有生意都適合的方法,而且簡單易明,只差在你是否願意去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商品。想要提升銷售額的話,價值銷售法是必須學習的一門行銷技巧。
價值 VS 價格
甚麼是價值?先來討論我們較為常見的另一個常見又較易明白的東西,也是價值的朋友:「價格」。價格(Price),也就是一件商品或服務用作成交的單位。十元一個蘋果,「十元」便是價格。
但是,價格本身並不一定反映「價值」。價值(Value)本身的概念遠比價格廣泛且虛無,例如十元一個蘋果,十元是蘋果的價格,但十元可以換來飽肚、享受、愉悅、甚至以蘋果換來一個女朋友,這些都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常見的價值
價值本身雖然虛無,但其實要分類而言,卻是很實在可以列舉出來,當中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三個時間」。
兩個面向:
1)生理層面:一件商品或服務對自己的生理需求解決了甚麼?(飯=>飽/運動=>流汗)
2)心理層面:一件商品或服務對自己的心理需求解決了甚麼?(飯=>幸福感/運動=>放鬆)
三個時間:
1)過去:一件商品或服務用了多少時間構成?例如種米的日子,蓄牧的日子等等,又或者一棟樓宇建成的時間等等。又或者以往這件商品或服務所累積的經驗,其他人的評價等等,都是影響價值的重要因素。
2)現在:這件商品或服務是否能馬上得到?「現貨」的意思即是現在可以馬上享用,不用等待,本身已經是一種價值。
3)未來:一件商品或服務在未來可以為我帶來些甚麼好處或避免甚麼麻煩?例如一部車可以免卻交通的麻煩,一份保險可以避免面對突如其來的開支有所保障。
以價值而不是價格行銷
事實上,兩者之間差異極少,但效果卻甚為不同。
價格是一個很硬的數值,也就是一個單純的數值,如果沒有其他價值去支持的話,就只代表你願意付出的錢是多少而矣。那麼,一般人當然是一分一毫也不想付出,因為沒有理由要付出啊!
可是,作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一方(即賣方),也是在思考同一件事:如果我甚麼也收不到,我為甚麼要把我的產品和服務給你呢?
於是乎,在雙方議價的過程中,便是在尋找雙方的「均衡價格」。問題是,在找出「均衡價格」的前提,是買方總是想付更少,而賣方設法去拿得更多。
正如上文所言,如果一個「價格」的數字沒有任何價值依附,那就不過是一個數字而矣。所以要為這個數字賦予價值,那就可以從上邊的「兩個面向、三個時間」來增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討論「價格」。
常見的例子:蘋果電腦 VS 一般電腦
眾所周知,蘋果電腦單純以硬件而言,其實是幾乎完全超出他的產品成本價格,也就是說,如果要堆砌一部同樣級數的硬件(不計算iOS)的電腦,一般電腦的價格可是便宜不少。但為甚麼蘋果電腦仍然可以有屬於蘋果自己的市場呢?這就不得不從他的價值作討論。
兩個面向:
1)生理層面:蘋果電腦本身可以提供一部電腦,不過單純以硬件而言,其實一般電腦也是提供同樣的設備,所以在這方面其實並不能凸顯他的價值。
2)心理層面:而蘋果電腦所帶來的美感或者才是壓過其他電腦的重要原因。由喬布斯設計初代的麥金塔電腦開始,已經相當重視產品的美感,而且不論外內,即電腦的外觀,以致電腦的內部結構,都有著他對美學的觀感而設計。另外,軟件的介面、字型等等,都是蘋果電腦在意的部份。
其實所謂的美感,本來就是虛無和難以以成本價值等很實在很硬的數字來討論,但亦因如此,這些心理上的感覺,價值卻是可以被放大來思考及行銷。
三個時間:
1)過去:蘋果電腦多年來獲得的評價,都是圍繞著屬於創作人、設計師、音樂工作者等等所適用的電腦。這些是已經歷積下來的口碑,也創造了屬於蘋果的品牌價值。
2)現在:除了涉及賣方是否能夠即時提供電腦的現貨外,蘋果電腦其中一個優勢,是能夠同步各項蘋果產品,例如iPhone、Apple TV等等,令用家可以即時享受一站式的服務體驗。
3)未來:蘋果電腦的耐用程度也媲美不少其他牌子,如果能夠妥善保養維護,甚至可以用很長的時間也不褪色。更重要的是,蘋果電腦的設計本來就值得成為一種收藏,不會容易因潮流不再而失去成為潮流的特色。
事實上,蘋果電腦的硬件的確並不稱得上為頂級,連帶其他的產品例如手錶,電話等等,都稱不上是先進的技術。但是,為甚麼蘋果電腦的價格卻總是處於中高階的消費層呢?這就是因為蘋果電腦很在意行銷他們的價值。
應用在服務層面更為重要
假如你本身提供的,是服務而不是商品,在這方面就更加需要提出(甚至是提醒對方)這個服務的價值和你的價值。筆者作為一名教練,實際上提供的服務,是非常難以計算成本的。如果你也是提供服務的,例如教練、寫作、設計等等,也是難以以成本去計算價值和價格。
這是因為對方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服務是如何定價的,才會有這些疑惑。其實只需要幾句話,便能點出這些盲點。
「為甚麼這麼貴?」
首先要問的,是為甚麼買家會覺得貴?「貴」的定義,是比其他同類服務的價格更「高」才算貴。例如大家也是十分鐘的速剪頭髮服務,為甚麼一個是五十元,一個是一百元?可能是因為髮型師的經驗?更可能是服務的地點?
(事實上,個人見過大部份買家都是隨口說的,即是根本沒有相關的價格概念,才會說出這句話,而不是真的有比較,才說這是貴。)
「別人提供同樣的服務也只收XXX,為什麼你高出這麼多?」
這就得先從賣家角度去想,那個「別人」是否你知道的?那麼,你又比那個「別人」有甚麼優勢。應用上邊「兩個面向、三個時間」的方法,其實很快便可以說出你的優勢。
例如,最簡單的就是,買家你為甚麼不找那個「別人」要找我本人?是因為只有我願意為你服務嗎?還是別人根本沒有時間了你?
「你就只是做些什麼什麼(例如寫作),為甚麼我要付這麼多?」
面對這種無禮的反問,視乎你有多大的自信和多想完成這場交易。最直接的反問就是「那你為甚麼不自己做?」比如以創作文案為例,對啊,買家大人你自己比我更清楚你需要甚麼吧?那為甚麼你不自己創作?是因為你不懂?還是你沒有時間?
付款要求服務,也就是用買家(用家)的金錢,換取賣家(服務提供者)的時間。更不要說創作以後的效果了,比如大家都用半小時設計一張海報,你的海報吸引到別人嗎?為什麼要用我的?
「你就只是什麼什麼也不用做(例如教練),為甚麼我要付這麼多?」
這是筆者間中遇到的問題,通常我也會問:那為什麼你不自己練?
服務的專業,除了提供服務的本身,也能夠減少你面對錯誤的風險。例如你找一個法律諮詢,可能用GOOGLE大神也找到答案,為甚麼需要付費要求一個十五分鐘的律師給你一個可能和GOOGLE一樣的答案呢?那就是因為對方可以確保你要是正確的服務(法律意見),而且對方錯了,甚麼可以提告令他失去專業資格。
例如瑜珈的教學影片在網上有這麼多,為什麼仍然需要一個瑜珈導師在你面前教你呢?因為導師可以在你發生意外出為你提供保護,甚麼可以避免你發生意外,試問你只按下一個「播放」就會動的影片,如何在你受傷前告訴你不要做呢?
突顯你自己的價值
不論你是提供任何產品或服務,價值銷售法的重點,在於你自己的本身。
如果單純以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來討論,事實上,電腦/網購已經可以解決大部份問題。但你是人,買家也是人。要讓對方願意付出,首先要令對方認知你在為他提供服務,即使是一件產品,你自己本身在講解和銷售過程當中,你也是在提供這件產品以外的價值。
因此,當再有人跟你斟酌於價格時,不妨「兩個面向、三個時間」的方法來討論你的價值。
(撰文:鍾禮賢師範,專項研究武術的運動教練。國際跆拳道聯盟國際教練,黑帶五段師範,多年來熱心於研究跆拳道的歷史和技術,透過運學科學實踐驗證,為融合武術與運動科學而努力。)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