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詡為地球的主人,但我們又何嘗不是地球的適應者?

yourbooker_L

yourbooker_L

2022年4月8日

書評:馴化:改變世界的10個物種
書評:馴化:改變世界的10個物種

「我們太習慣於認為人類是主宰,其他物種心甘情願當我們的僕人,甚至是我們的奴隸,但我們與這些植物和動物的互動方式,各不相同又很細緻:是有機演化成共生和共同演化的狀態。」

Via: Humans and Machines Tagteam to Reduce Human Error and Ensure Patient Safety(https://blog.se.com/healthcare/2015/11/12/humans-and-machines-tagteam-to-reduce-human-error-and-ensure-patient-safety/)

⚪馴化與歷史

藉由研究家養生物馴化的過程,其實也是重新檢視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系列過程,我們身邊的各種動植物,都是經過長久以來人為挑選的結果,如奶牛、蛋雞、寵物貓,都是人為介入下的產物,而從各種被馴化的動植物的擴散中,我們也可以再次發現人類所留下的歷史腳印,如成吉思汗的東征或哥倫布大交換。



⚪馴化與社會

馴化與人類社會是共生的,最早期的馴化也許是無意的,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藉由動植物的馴化來幫助人類社會的演進,同時,馴化後的動物也協助塑造了現代人類社會的模樣,並非只是單一方向的關係,現代社會若缺少了這些家養生物,將會是截然不同的樣貌。

⚪馴化與人類
 

「自從達爾文用人擇這話來建立他的論述之後,我們所謂的人則只不過是人類居中傳達的天擇。」

「人擇」本身便是建立在人與其他生物不同的前提之上,是一種以人本出發的觀點,用以強調「人」的獨特,但事實未必如此,數千年來人類與動物形成的聯盟,已經改變了人類歷史與社會化的進程。

⚫馴化的3種途徑

  1. 動物選擇人類:由動物主動靠近人類,組成同盟關係的共同演化。 Ex.狗、雞。
  2. 獵物路徑:一開始沒有馴化意圖,單純作為資源管理。 Ex. 牛、羊
  3. 主動馴化:一開始就決定一特定目的為特化。 Ex. 馬

作為人類,我們與馴化物種一起成為了全球現象,對於未馴化物種,更負有絕對的責任,我們無法隔絕大自然而生存,而是要學習如何與大自然一同繁榮興盛。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IG: @yourbooker_l

© 本文由作者【yourbooker_L】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