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地方》觀後感🌿

飛火流螢

飛火流螢

2022年4月13日

Cover image

🌿《鬼地方》觀後感🌿

一、什麼是鬼地方

在你的字典裡,鬼地方是如何定義的呢?是寒流來襲的夜晚,小地方投宿旅館的花灑,在你將熱水水龍頭一轉後,碰觸肌膚的水,竟是讓你冷得直打哆嗦的狹小浴室?還是明天有重要的期末考相迎,鄰近的兄弟會或姐妹會,歡騰的派對聲響,從中午鬧到午夜,即便關上密閉窗,載上耳機,仍無法圖得一時半刻寧靜的社區?

作者在後記有言,「有記憶、傷痛,想掩埋、遮蔽,過去如影,往事隨行,有過去就有鬼,人間處處都有鬼,或許,你我皆為鬼」,套用一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的句法,我是否可以弱弱地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鬼地方」?

二、味道

這是一本很有「味道」的書,裡頭充斥著臭味、香味、甜味、交歡味,腐臭味、貪婪味、虛假味、血腥味與屎尿味……等,讓讀者在翻書時,不僅眼睛不得閒,連同一張臉上的鼻子也跟著忙碌起來。例如

鋼筋取代綠竹,工地煙塵飛揚,我深深吸一口氣,滿鼻乾澀金屬粉塵,真香,這就是進步的味道吧。(3沒有塑膠袋的臉)


從前的她,最恨青椒、茄子、苦瓜、青花菜,她認為這些食物的顏色、長相都趨近怪物,醜惡畸形就算了,竟然還表裡如一,味道、質地都詭異,每吃必吐。但她現在吃這些蔬菜,特別常吃苦瓜,滋味越苦越好,瓜的表面越崎嶇越好。(6 吃命的第三查某囝)


沒死之前,我以嗅覺標明身邊的人,每一個人都有特殊的味道,例如我媽是青草膏味,做棺材的是木屑味,大女兒是布料味,菁仔欉是楊桃味,小兒子是書味。大兒子本來是棺材味,被做餅乾的拉去當鄉長之後,變成西裝味。(13豆油蟬)


嗅覺是他辨認故鄉方位的方式,楊桃園有果子成熟的香氣,城腳媽有線香的焚燒味,墓園有冥紙的灰燼味,醬油工廠有黑豆發酵的甘醇(9醬油工廠場上的鄉長)


直到T的身體壓上來,他意識醒了,但身體還黏在夢裡,不肯回來現實。T嘴裡嚼著熊蔥葉,吻他。T把熊蔥的味道送到他的齒間舌頭,他嘴裡長出一片森林。(9去找更多孤單的手套)


他到底被綁了多久?後來在法庭上,他其實無法清楚回答。T不斷逼他吞服不知名的藥物,他一直處在渙散的狀態。他記得屎尿,真的忍不住了,就在椅子上排泄。T拿了毛巾要幫他清洗,毛巾沾了大便,往他的臉塗抹(8聖潔與污穢在他身上交會)


三、記憶

這算一本《王子復仇記》嗎?

我主觀的見解:是。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爸跟王家一起去中國賣餅乾,人家蓋白宮、蓋大樓,還有私人飛機喔,結果,我們家到最後只剩這棟爛房子。

灑錢就好,錢會遮蔽視線,沒忘的事,只要看到錢,瞬間會想不起來15風的起點是哪裡?)


作者以具體的作為「寫作」,將無良富商的無良作為,用故事裡有鬼的方式,為時日一長,記憶就會被沖淡的社會大眾,牢牢記下,還原這曾經震驚社會的溝油事件,背後主謀的真實面貌。透過作者在故事線上縝密的鋪陳,讀者亦能看到商場上現實的爾虞我詐,多金的壞人,總能在關鍵時刻,將賄賂的能耐,發揮到極致,最後遭殃倒楣的,永遠是擁有一顆赤誠之心,卻永遠被當棋子擺佈的老實人。


四、外國的月亮是否比較圓?

T說,別擔心,他不找落單的手套了,不拉大提琴了,會去找工作,想辦法賺錢。T在家用陶土做小動物,海豹、鱒魚、基爾鯡魚、鰻魚,都是波羅的海的動物。陶土小動物尺寸掌心大,顏色灰棕沉穩,模樣樸拙討喜,魚身上的鱗片很細緻。T做了一大批,放進背包裡出門販賣。T說,在市集賣要租攤位,不划算,在朋友的店裡寄賣要抽成,直接能賺到現金的方法,就是演戲。演戲?(2我只是來練習跳舞喔)


T很早就出現了她無法理解與處理的狀況,與鄰居的孩子打架,打到對方住院。抱鄰居的貓去海裡游泳,將貓壓在水面下,把貓屍擺在鄰居的桌上。在班上抓女同學的頭去撞牆。在學校裡拿刀威脅老師與校長。與父親起衝突,拿尖銳的剪刀刺父親。說要烤蛋糕給媽媽,廚房失火,消防車來,看到他呵呵笑,說火好漂亮。(9抱鄰居的貓去游泳)


在這本書中,讀者也可以從主角的配偶身上,知悉「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這件事。在比台灣先進,充斥著金髮碧眼人種的國度裡,依舊有人三餐不濟,窮苦潦倒,必須靠勞力或是取巧的謀生手段,維持生計。皮膚比我們白皙的人種,一樣會有精神與情緒方面的問題,一樣會有向命運低頭的人,一樣存在著親子關係劍拔駑張的問題。小說裡那位命運多舛,因過失殺人而入獄的台灣小說家-陳天宏,用他的故事告訴讀者,人,不是被拋擲到異域之後,就能立即精熟當地的語言,所有想擺脫的人生過往,也不是說斷就斷,有時候,轉換了時空,會有更多剪不斷理還亂的鳥事,在命運的前方,等待命運的主人大駕光臨。


五、嫉妒的代價,贏有這麼重要嗎?

當年五妹問她,語調冷靜,大眼裡裝滿問號:「四姊,為什麼?妳告訴我為什麼?我們不是感情最好的姊妹嗎?」她從來沒說出口,因為她嫉妒啊。

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只看五妹,沒人看她一眼。五妹最漂亮,五妹最嬌弱,五妹胸部最大,五妹的未婚夫最有錢,五妹唱歌最好聽。她這個四姊不漂亮,胸部好小,完全不過敏,沒有男生喜歡她。她好羨慕五妹過敏的體質,嬌弱白皙,每個人都疼她。河馬是五妹的,巴黎也是五妹的,白宮是五妹的,阿波羅噴泉是五妹的。

小王跟她抱怨:「妳妹好乾。」她敞開身體,濕潤迎接小王。小王嫌她胸部小,她說,她其他都可以,什麼都可以。小王說:「那我要幹妳的屁眼。」她馬上點頭,叫好大聲,讓五妹聽到,讓整個永靖聽到,最好巴黎也聽到。小王說:「幹!我要娶妳!還沒有女生讓我幹屁眼的,那些付錢的也不肯。」那一刻她覺得自己贏了,河馬是她的了。(10最好巴黎也聽到)

曹植的七步詩有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從古至今,血緣,是親子手足之間,一生都無法切割的關係認定憑藉,但卻不是和平共處的保證,否則,佛經裡,就不會出現弒父弒母的描述,成語字典裡,也不會出現「兄弟鬩牆」吧?

金錢的誘惑、操守的把持與嫉妒心的作祟,讓陳家四姐和五姐,陷入了白宮女主人的爭奪漩渦。不喜歡輸的感覺的人,用自殘的方式,換得香消玉殞的遺憾;處心積慮贏得后冠的白宮女主,最後也自困於自己造設的人間煉獄之中。為了名與利的不擇手段,最後上演了「你以為你贏得了全世界,其實你輸得一無所有」,很有警世的作用。

六、時代的悲劇

那年夏天北京動亂,阿山說不做了,不投資了。他去過廣場一次,遠遠看,他覺得看到了幾千幾萬個菁仔欉。老王大怒,他花了多少錢,到處塞紅包,才有今天這個局面,別管外面那些年輕人,生意人想錢就好。(15 風的起點是哪裡?)


我在裡面被整得很慘。他們很厲害,不讓我睡,打我不留下明顯外傷,就是要我自白。但我房間是空的,他們根本什麼都沒找到。沒有直接的證據,他們只能先放我出來。但我知道,沒那麼簡單。(13白宮防潮箱裡了兩封遺書)


歷史上眾人皆知的學運事件,被提及的篇幅不多,但讓人深省「你要成為為鬼推磨的有錢人,亦或當個問心無愧的窮人」的問題意識,倒是深埋在文章脈絡裡。

身為歷經戒嚴到解嚴年代的台灣人,就算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也多少知悉白色恐怖的恐怖。將性別意識的議題和自由意志的議題,經由小鄉鎮裡的高級知識分子,現身說法,那種喚醒良知的當頭棒喝,是讓人深切有感的。

讀完這本書,我竟然有一個驚豔的發現,原來厲害的小說家,都有極高明的鳥瞰編排故事情節的手法。那感覺很像寫手遊程式,玩家非得要一關一關的過,才能知道最後有什麼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情節,以驚喜包的方式,在眼前蹦出。

七、揭露金玉其外的偽裝

時間精準切割,不允許任何拖延。只剩五分鐘就要出門,那天的喜宴,老公受邀上台致詞,絕不能晚到。

老公善用那短短五分鐘,拿剪刀把她的露背洋裝剪爛,拳頭撞上她的身體,絕不打臉也不抓髮,從衣櫃抓了一件紅色長袖套裝逼她換上。五分鐘,剪衣揍人穿衣,分秒不拖延,她沒哭沒喊,套裝穩穩穿好,髮型沒亂,妝完美精緻,五分鐘後,他們準時出門。

老公是操偶師,她是懸絲偶,乖乖任他擺布,安靜地度過這五分鐘。是偶,所以手不是她的,腿不是她的,整個身體都屬於老公,微笑表情是畫上去的,肢體被暴力扯動,表情依然微笑永恆。(6吃命的第三查某囝)

關於時不時就會在社會版面出現的名人加保家暴案例,在這本小說也看得到。別以為,學歷高,社經地位高的女性,如:女性教授,就一定會是家暴的絕緣體,更別以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不會對他人拳腳相向。試問,如果一個執政者,連自己的家人,都能暴力相向,對於服務的民眾,又怎麼可能友善以待呢?

八、排擠是落後的表現

在大眾書局前,一長髮馬尾男子攔住我:「這是明天反同性戀公投的傳單,拜託支持。」

我看著馬尾男子,想跟他說,在不久前,那個黨國禁錮的時代,你的長髮是被禁止的,威權剪刀逼你剪髮,你會被視為異端。在此刻的自由島嶼,你在街上散播仇恨,排斥與你不同的人。我對他說:「你可以不要歧視別人嗎?就因為你這種人,我們都不能回家了。」

我說的全是鬼話。我歸鄉,或者不歸鄉,與他何關?(後記)

在那個曾經存在過「多數欺負少數」的落後年代裡,總有人,喜歡用井蛙的視框,將正常定義為「變態」,甚至掀起一陣類似史上強迫伽利略放棄「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非宇宙的中心」的「異端邪說」的獵巫行動。時代已經走入「多元成家」年代,還有多少人,依舊將舊時代的「排除異己」奉為圭臬,繼續讓多數暴力,橫行於人間呢?啊~~我忘了,有人的地方,就有鬼地方啊!

九、向文學巨擘致敬?


我是鬼。

由我這個鬼來說鬼,很恰當吧?

我死了,卻還「存在」著,在這裡自言自語。我的「存在」,不是光,不是聲,也不是影,不是物理現象,科學無法實證。我的「存在」無法量化,不能丈量,沒有單位可計。(7鬼話)

這小說最獨特之處,當屬逝者鬼魅的現身,述說者隱藏在在世者背後的真相。書本有提到台灣作家殺人服刑期間,曾在監獄裡面,表演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私以為,《鬼地方》這本書裡面的鬼魅現身,多多少少有點向莎士比亞致敬的意涵在裡頭。

十、寫在最後

讀完作者剛問世的新作《樓上的好人》,再讀得過百萬文學大獎的《鬼地方》,我忽然可以理解,為何這位作者和其他幾位讓我景仰的作者,能如此的深得我心。不同於拿美力的包裝紙來粉飾生命中甩不開的醜態,這些作者,極盡所能地壓低身段,用筆刀劃破金玉其外的偽裝,讓讀者看見真實世界裡的殘暴與弱勢被欺壓的真實,讓讀者意識到,很多時後,需要改變的,不是已經做得夠好的被欺壓者,需要被修正的是保護既得利益者的框架與體制。

喜歡郭強生的說法,讀文學的目的,不在於能引出名家的金句,而是在文學的字裡行間裡,找到貼進生命的真相。

歷經風霜,生命多處存有破洞的人生,並沒有不好,反倒是這些破洞,讓讀者看見了文學的光。

後疫情年代,感謝那些用血淚參雜著筆墨,為這世間許多處在陰暗角落的nobody發聲,吶喊,用月薪負擔得起的能力,購得一本「我懂你的書」,在文字所構築的世界裡,看見了相同境遇的人,在文學之光的照耀下,原以為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孤單丶寂寞、冷,得到了救贖的相應。


 


 


 


 


 


 

© 本文由作者【飛火流螢】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