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第三季觀後感🌿

飛火流螢
2022年3月21日
如果世界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哪裡找得到活下去的希望?
💄前言
《華燈初上》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之後,眾人引領企盼的第三季,也在三月中堂堂在Netflix上映,截至目前為止,仍舊是收視率排名第一的夯劇。
💄每根小螺絲釘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座落在條通裡的光這家酒店,提供了酒國英雄們,離開高壓工作環境之後,一個尋歡作樂,不用看人臉色,還能迎來笑臉的溫柔鄉。光裡頭的小姐,賣笑陪酒但不賣身,在恪遵來者是客的前題下,不管來店的客人是如何的俗不可耐,如何地色眼咪咪,如何地愛吃豆腐,光酒店裡的台柱或小螺絲釘,都有著淚水往肚裡吞,笑臉面具不摘,讓店內的氣氛,總在酒杯的碰撞聲中,維持一貫歡樂的本事。
《華燈初上》將故事的曲風,定調在懸疑兇殺案,身為觀眾的我,一直沒有非常想及早知道兇殺案背後的真兇是誰的等不及,因為最終總會有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那一刻。因為驚豔編劇杜政哲的編撰故事能力,捨不得快快看完,才是拿著遙控器,在電視面前,當沙發馬鈴薯的我的最真實感受。
整體來說,三季的影集都各具特色,都很吸睛,但我最愛的仍屬第三季的八集影片。不若前兩季,聚光燈全打在高富帥或美白甜的要角身上,第三季的劇本,終於可以讓螺絲釘們,占有更多的故事篇幅,探究更多隱藏在社會角落的不為人知。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相
看到整個警政單位和黑道掛勾,上下交相賊,警察為了湮滅證據,開車撞死人,檢察官為了圖謀更多的財富,和黑道聯手,不擇手段,設陷阱,讓無辜的同僚背黑鍋,企圖以對方作為代罪羔羊的誣陷,讓犯法者們,坐享其成,逍遙法外。看到這,我的想法是,世道上,許多人身上,都掛著象徵正義的標籤,這些人,儼然就是正義的守護者,但如果劇本的內容其實就是真實世界的寫照,觀影的我,不免會想:當我們以為的正義使者實為惡魔的化身,這世間,值得讓人信任的人、事、物,還剩下多少呢?
當然,《華燈初上》就如多數的故事一樣,真正的主角,總能逢凶化吉,否極泰來,死不了。但讓人憤慨的是,這世間,總存在著差別性的公正與公義。與黑道交相賊的檢察官、撞死人的刑警,都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被關入鐵幕,反倒是首善之都的警察局局長,涉案甚深,本該繩之以法,竟能在下屬提出的利益條件交換下,逍遙法外。
💄司法是否存在著漏洞
上述劇情,讓我想起了橫山秀夫的《64》。一位含辛茹苦,將襁褓中的女嬰,拉拔成能健步如飛的女孩的父親,因為部分警察的瀆職,女兒遭綁匪擄人撕票的案件,為此成為可能超過辦案期限,永遠無法破案的懸案。不甘心的老父,和當年參與偵查,因過度有良知而被發放邊陲 ,形同軟禁的警員,攜手查緝真兇,將原本的懸案,偵破得水落石出,也讓逃逸多年的殺人兇手,被緝拿歸案,但私下設計緝兇計謀的老父和被流放的刑警,卻為此觸犯法條,必須鋃鐺入獄,接受法律的制裁,反倒是上下同流合污並瀆職的警政高層,平安無事,這不免讓人懷疑「天公疼好人」的可信度有多高?《華燈初上》的葛檢所言「法律從來就不是用來保護好人」,是否為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在我看來,華燈劇中的阿達和花子,真的是被命運之神,開了天大且荒謬玩笑的苦命人。
一個從小就立志要當為民除害的人民褓姆,一個從小品學兼優,立志要當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孰料,一個進入警界後,一邊是局長,一邊是檢察官,兩個人連手,在阿達的頸上架著刀,逼迫他跟著同流合污,從還是不從?結果以為只要跟對長官,唯命是從,懂得適時抱大腿,升官發財必定是指日可待之事的美夢 ,竟在東窗事發之後,再也無逆轉的可能,原本美好的前程,就這麼隨著一念之差而陪葬。
再看看從小是模範生的花子,因遇人不淑,錯把愛情當信仰,不僅賠了夫人又折兵,還因為個性不夠強悍,在監獄裏,慘遭霸凌。如果,阿達沒有和黑道勾結的長官們,有可以不助紂為虐的選擇,那麼,他想成為心目中的正義英雄的願望,是否只要將份內事做好,就能水到渠成地達標?花子如果不要離開小鄉鎮,不要聽信利用她賺皮肉錢的男友的甜言蜜語,「愛到卡慘死」的預言,是否就不會應驗在花子身上?
💄讀書和道德與命好之間的相關
不得不說,編劇杜政哲真的超級有才,他真的很敢用他筆下的文字,揭露這個世界的似是而非。
在光酒店陪酒的愛子(郭雪芙),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很難讓人相信,一個出生書香門第的女子,為何要選擇休學,走上陪酒小姐這條路。在那場愛子與母親間不算和解的和解對話中,觀眾才知悉,人前得意的愛子媽,原來是頂著讓人欽羨頭銜的大學教授,但在人後的愛子媽,卻是一個「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不幸女人。身處在這種畸形家庭關係裡的愛子,早就厭惡大人間人前人後的裝模做樣,為了不沾染那讓人喘不過氣來的虛偽,愛子終究走上了母親眼下那條不正常的路,活出了一個能為自己做選擇的自己。
劇中的羅雨儂,家中的老么,因為受不了哥哥和姐姐常以名校校友自居的自以為,總是將孝養父母的事推托給最沒傲人學歷與文憑的她,雖然表面上,她有好幾個家人,但血緣上的不可切割,並不能保證關係的融洽與親密,最後,她心目中的家人,只剩那個和她毫無血緣關係的子維。
💄法律真的無法保護好人嗎?
子維來到世間的機緣,是外婆的情人,誘姦了自己的生母蘇慶儀,一場躲不過的人倫悲劇。因為得知懷孕的消息來得太晚,墮胎可能會有母子都不保的可能,在羅雨儂的力勸與保證之下,子維的身世,成為無法向外人道的秘密。
無奈,蘇慶儀死後,心眼不曾好過的外婆,竟在蘇慶儀的遺物與日記中,發現了真相,為了討好老相好,極有心機的外婆,領著子維的生父,找子維的養父要人,在惡勢力威脅與說出真相會對子維造成巨大影響的考量下,羅雨儂選擇放手,等待滿二十歲之後的子維回歸。
一個誘姦少女的惡魔,僥倖地處在一個受害女子說出真相,即會被貞節牌坊給壓死的社會,就這麼張狂地在商場上繼續當他的大亨,也因為法網上總是有可能有疏而有漏之處,這個毀人一生的渣男,就這麼不費吹灰之力,將別人辛苦拉拔大的孩子,占為己有。有血緣之親的照顧者,一定勝過無血緣之親的家人嗎?看似保護好人的法律,有沒有可能保護不了好人,反而傷了好人呢?劇中的子維之爭,似乎拋出了諸多答案中的可能之一,真是叫人不勝唏噓。
💄你以為的好朋友並沒有把你當朋友
在一個外國網頁曾看到一個人提及往事,在一個場合,老師要大家寫下心目中,最好朋友的名字,原以為,他心目中的最佳好友,也會視他為知己,沒想到心目中的好友在上台報告時,嘴巴說出的好友名單,並沒有自己的名,這雖算不上熱臉貼人冷屁股的難堪,但心中有所失落是必然的。
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羅雨儂和蘇慶儀,一直以苦情姐妹花的樣貌,跟隨著劇情推進,直到江瀚夾在兩人之間,鄭中基唱過的歌曲《左右為難》之一邊是友情,一邊是愛情的衝突,在螢幕上演,嫉妒心能讓人成為一個魔鬼的劇情,也就這麼活生生血淋淋地,成了蘇慶儀的人生腳本。
東方社會,多屬君主立國,後宮佳麗三千,天天都因為女人的嫉妒心和爭寵心態,日日上演著後宮真煩傳,看到江瀚、羅雨農與蘇慶儀間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腳戀情,不就是後宮和當今社會的縮影?作繭自縛的人,必須自己解開自己的心結,出脫重生,才有可能。
蘇慶儀有一張姣好的面龐,運籌帷幄的生意手腕,外加有一顆精明的腦袋,要活出一段精彩的人生,可能性相當高,無奈,生命中的瘡疤,扭曲了她對這個世界的解讀,輸不得的意念,為自己招致殺身之禍,也毀了別人的人生。
身而為人,我相信大家都喜歡有才華的人,但喜歡,就一定要占有嗎?遠觀而不褻玩,難道不好嗎?我以為,與其占有一個有才能的人,常常借別人的光來彰顯自己,不如自己虛心學習,把自己變成有才能又會自行發光的發光體,不是更好。
強摘的瓜不會甜,若非兩情相悅的愛情也不會長久。經得起考驗的友情,總能歷久彌新。不過,世間不免有一種人,不值得別人對他/她好,無論別人曾經如何地情深義重地對待,在利益衝突時,自私的人,只會想到自己,不惜忘恩負義地犧牲或詆毁曾經對自己非常友好的人,也不會感到一絲的愧疚,蘇慶儀赴日前的栽贓與搶子作為,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當私心與公義抵觸時的矛盾
在華劇中,身為小組長的潘文成,在關鍵時刻,放了本該被繩之以法的警局局長,繼續和其共事,握在手中的上司的把柄,猶如一張免死金牌,不僅甩掉了原本背在身上的黑鍋,還榮升警察局副局長,對於潘文成的作為,你認同嗎?
身為光的掌門人,羅雨農也因為一時的婦人之仁,而把至為關鍵的殺人證據給抹除,妨礙警務人員的偵查,最後,是潘文成利用了人性的弱點,才讓犯案者自首,案情得以水落石出。
💄結語
長大出社會後,我們會發現,真實的世界和課本裡講的烏托邦,完全不一樣,當我們用學校教我們的溫良恭儉讓,來面對沒有廉恥之心的惡徒,例如監獄裡的霸凌者,例如開車擄人並在車上強姦他人的匪類,只會讓自己成為更悲慘的受害者。
這三季的影集問世,讓我們看到許多社會裡的陰暗角落,藏匿著許多被惡勢力欺壓的甘草人物。
許多人,本心本性是良善的,只因不慎掉入了黑色的大染缸,人生因此落入的萬丈深淵,再也見不著生命的曙光。我以為,看別人的故事,總能獲得觀察學習的益處,如果有一天,我們不慎落入阿達被上司脅迫做壞事的處境,完全不戀棧地提出辭呈,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會不會在無法改變大環境的遺憾中,至少可以明哲保身,不必為惡人葬送美好的前程?
蘇慶儀的命案,教會了我,做人要沉得住氣,千萬別因為別人的譏諷而動怒,進而斷了理智線,最終迎來了後悔也無法挽回的憾事。別人的詆毁和瞧不起,不值得拿蹲苦牢的日子來換,人生苦短,不需要為不重要他人的言語掛心與介懷。
© 本文由作者【飛火流螢】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