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se 原創】【自我成長】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下)

宏先

宏先

2022年3月14日

一束黃色絨花束,並被光芒映出影。圖源:pexels-anna-nekrashevich
一束黃色絨花束,並被光芒映出影。圖源:pexels-anna-nekrashevich

幾經思考,我該以什麼模樣,慎重地來面對第一次的原創刊登,我想,我只能以我參與過的人生低谷出發,並希望這些經歷能帶給你希望。本旅程分成四篇文章,有興趣的讀者請利用搜尋關鍵詞,或點擊我的個人專頁,來進行收看。

  1. 《又是低潮期?不可不知的九大心法》
  2. 《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如何自我預防與檢測》
  3. 《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上)》
  4. 《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下)》

準備好了,就可以一起來看我們的第四篇文章,完結我們的復原之旅。

***

我如同寫作般,先列出大綱與骨幹,再將它們的肉一絲一絲寫上。請允許我將這篇文章以我愛的方式拼拼湊湊,就當成我的療傷日記般,最好配上抒情歌。這過了許久了,我這樣想,但我好全了嗎?看著我打出的文章,還有那些未完成的課業,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我只知道要繼續活下去

 一路走來就只是跌跌撞撞,也不是一直都能平安喜樂,我只是這樣活著吧。仰望著忽明忽滅的天空我這樣想,沒有任何緣由,我覺得自己是出不了港的船艘,哪裡見過什麼大風大浪,卻已經沉舟。以下的內容也許你心有所感,也許不是你的經歷,但無論如何,我們好好生活吧。

在度過憂鬱後,會有一抹陽光

***

各式形狀不一的藥物。圖源:pexels-anna-shvets

六、醫院的治療與診斷結果

其實基本上透過藥物外,還會有心理諮商。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分享我的檢測結果。

「根據案主自填結果顯示,案主的作答模式自我揭露高、社會期許低,亦有自我貶抑之傾向。案主第一軸相關診斷在焦達臨床特徵,輕鬱、創後壓力疾患、思考疾患具臨床傾向,案主常常感到緊張焦慮、情緒長期低落,認為自己有許多想法和別人不同。

而第二軸性格表現上,案主具明顯依賴型、憂鬱型人格臨床特徵及被動攻擊、邊緣型、逃避型人格之臨床傾向,案主長期處在負面的情緒中,情緒變化大,對重要他人易有極端感受,也在意他人的評價,做決定時亦猶豫不決,且在被動順從中也帶有怨恨與反抗。

案主情緒長期低落,目前仍有憂鬱之症狀表現,建議安排個別心理治療,增進案主之情緒調節能力、改善與重要他人之關係,以提升生活品質」

在心理諮商方面,它有許多注意要點,如下表列出。

  1. 實習諮商心理師提供您心理諮商之服務。心理諮商是以一種合作關係進行,您是過程中的主角,有權選擇問題處理的優先順序、處理方式以及談話的深度,但您真誠以及開放的態度是成功的諮商輔導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
  2. 會談資料將全部以極機密處理和保管,只有在取得你的書面同意時,才能向必要之對象公開。唯下列情況除外:a.當您有危及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時,諮商師有向其合法監護人或第三者預警之責任。b.在您自己生命及安全受他人威脅時。c.在您依法須強制送醫治療時。d.當您涉及刑案法律責任時。
  3. 心理諮商内容以保密為主,然而為了给予您最大的協助,實習諮商心理師仍會接受主治醫師、教授與合格診商心理師做督導,因此過程中需要錄音,錄音檔會於督導討論完後銷毁,不會留為他用。個人資料、紀錄及錄音檔將以密件限閱處理,其僅供實習諮商心理師與其督導、教授,以瞭解當事人情况,不具任何法律效力。
  4. 您的會談資料將由醫院負責維護與保存。
  5. 您有權利隨時暫停或終止諮商,但必須告知諮商師終止的原因

***

七、筆者有想過自殺嗎?為什麼

我之前有在自己的記事本打下一篇文章,名叫《雜記 自殺》,我可以將其大略的部分剪出來。

「身為一個輕度憂鬱症患者,雖不至十分嚴重(不若中度及重度患者),但自殺這件事,也不是沒有想過。我沒割腕,若要完美規劃死亡,最好是一氧化碳中毒或失溫而死。前者的死法中,一氧化碳會取代氧氣進到人類的身體,進而被紅血球運送,又因一氧化碳較氧氣更容易結合,人最終會缺氧而死。畢竟我不是三類組生,我不曉得此種缺氧和呼吸不到空氣,哪個更糟,但我想有一氧化碳的幫襯,應該比較舒服吧?另外,後者的過程中會有迷幻感,在過往的文獻資料中有提到,失溫而死的登山者生前會脫去衣物,我猜這應該就是精神錯亂、迷幻的緣故吧。

我的死,不要太難受。這些都是我從《自殺完全手冊》中找到的,當然生命誠可貴,不建議各位讀者搜尋。而我當時也是深受病症所苦,才去查詢的。

那時,我總覺得煩躁、生活沒有讓我可以起興趣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身為一個學生與子女,我的所作所為使我愧疚。我整天只能像爛泥攤在床上,不能上學、不能複習、不能社交,我父母與師長我也很難交代。要如何交代呢?難道用一句心情不好來帶過嗎?那時的我,想到了自殺。

與其讓我痛苦而不堪的活著,過往與未來都太刺眼,倒不如死了痛快。突然間,死亡從遙不可及的事情,變得十分迫切,伴隨著我未完成的課業與子女該盡的義務

這是很濃重的悲哀,以輕薄的方式包裝起來了。

***

兩位民眾開心地擁抱。圖源:pexels-danie-james

八、想說卻未說的話

我看了一下我在《雜記 自殺》的內容,覺得自己寫得還算有些道理,決定再將一部分的文章段落貼在下方。願讀者你們看見後,能由衷地療癒。

「此刻,我將它說出,我手腕上沒有一條條結痂的傷痕,我的內心卻仍保留著悲傷。從許多朋友口中得知,他們也曾經歷不堪的事,也有許多看不見的傷痕。我想有些人成功克服了,並且過得不錯;但我也知道許多人的內心仍過不去,卡在一個僵持的關卡。倘若你是其中一個,不要怕,一切會好的,無論去接受正規的身心科療程,或是以親友的陪伴理解,甚至如同我,寫寫文字,都好。

我們仍在學,蹣跚地學步,但一切會好起來的。」

很高興以這種方式與讀者們溝通,筆者希望你們也能活得喜樂。雖然不能說自己已經完全快樂幸福了,但我那鬱悶的感受的確少了許多,送給你我父親給我的話:「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 本文由作者【宏先】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