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se 原創】【自我成長】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上)

宏先

宏先

2022年3月9日

一個人在黃色花田舉起手。圖源:pexels-lukáš-dlutko
一個人在黃色花田舉起手。圖源:pexels-lukáš-dlutko

幾經思考,我該以什麼模樣,慎重地來面對第一次的原創刊登,我想,我只能以我參與過的人生低谷出發,並希望這些經歷能帶給你希望。本旅程分成四篇文章,有興趣的讀者請利用搜尋關鍵詞,或點擊我的個人專頁,來進行收看。

  1. 《又是低潮期?不可不知的九大心法》
  2. 《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如何自我預防與檢測》
  3. 《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上)》
  4. 《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下)》

準備好了,就可以一起來看我們的第三篇文章,繼續我們的復原之旅。

***

我如同寫作般,先列出大綱與骨幹,再將它們的肉一絲一絲寫上。請允許我將這篇文章以我愛的方式拼拼湊湊,就當成我的療傷日記般,最好配上抒情歌。這過了許久了,我這樣想,但我好全了嗎?看著我打出的文章,還有那些未完成的課業,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我只知道要繼續活下去

一路走來就只是跌跌撞撞,也不是一直都能平安喜樂,我只是這樣活著吧。仰望著忽明忽滅的天空我這樣想,沒有任何緣由,我覺得自己是出不了港的船艘,哪裡見過什麼大風大浪,卻已經沉舟。以下的內容也許你心有所感,也許不是你的經歷,但無論如何,我們好好生活吧。

在度過憂鬱後,會有一抹陽光

***

月曆紙與文書用具。圖源:pexels-olya-kobruseva

一、何時確診憂鬱症的

去年(2021)的十一月吧,但其實我從五月的線上停課,就感到十分不舒服了,想著學測後就要開始進行身心科的專業治療,結果沒想到,居然在十一月初的一次吵架後,我就崩潰了。崩潰後接受了附近診所的診問,一開始是被診出適應障礙症、鬱症,是一直到轉至亞東紀念醫院會診,才明確地說是輕度憂鬱症

線上停課時我的注意力無法專注,成績也一落千丈,我感到很痛苦,卻又束手無策。之後和父母吵了一次架,但原因不過是碗筷的擺放方式爾爾。我氣到指著我父母的臉,咆哮流淚,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只要一點點的波動,我就哭得不能自己。

***

二、確診憂鬱症的心情

我只能說,有些人或許平常總是笑笑的、看不出來,但實際上她已經經歷了很大的壓力。一開始連走路都很鬱悶,會無緣無故胸悶悶的,頭腦脹脹的。我還記得我走在象山的親山步道上,撐著傘邊走,覺得十分不高興,但其實我也不懂為何。

但老實說,我對於自己會罹患憂鬱症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如同上一點所說的,我已經有計劃要去身心科接受診療。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但我的答覆一向千篇一律,我覺得與人們的抗壓力有關。雖然抗壓力是可以訓練的,但在抗壓力先強大前,憂鬱症到了,措不及防。另外就是,我覺得和觀看事物的視角有關。

我們得憂鬱症的這些人,也許並不是有多悲慘的經歷,但日常那些不可言說的傷感,沒有好好梳理,很可能就會壓傷自己

而我總覺得自己一直都有點憂鬱因子,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會一直經歷低潮期,而且十分嚴重。而究竟醫院的診療結果為何,有沒有提到成長過程中的情緒不穩呢?等等第六點,會有比較詳盡的說明。

***

一位金髮女孩仰臥著使用手機。圖源:pexels-anastasia-shuraeva

三、什麼原因導致憂鬱症的

我回想最有可能的原因、敏感源,大概還逃脫不了家庭、人際、學業這幾項。如若好奇敏感源這個名詞的說法,請參照復原旅程中第一篇《又是低潮期?不可不知的九大心法》第一點。

我在家庭方面,我父母其實一直都不是非常嚴格,反而是我對於自己的標準比較失衡,我對自己比較嚴格。另一方面,在我的興趣方面,我的父母也比較少給予支持,久而久之這種壓抑與被忽略的感受,便一發不可收拾。

人際呢,我以前的好友不再聯絡,會覺得很感傷。或是發現高中的朋友,其實沒有這麼要好也是。雖然現在聽起來都很自然不過,但憂鬱症時我將一切放大,可是傷心了很久。

學業上我求好心切,從高一一進去的成績,到高二成績雖是進步不少,但每每發現自己的成績不如預期時總是害怕,現在我正學著好好分配讀書與休閒時間,還有調整心態

希望我成為個不怕失敗的人。

***

四、如何自行抗憂

又得提到前兩篇:《又是低潮期?不可不知的九大心法》《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如何自我預防與檢測》,但基本上要傳達的思想大同小異。

悅納自己來說好了,許多人會認為悅納自己不過就是有自信、認同自我,但他們卻沒有想到,這樣做的依據是什麼呢?我們「憑什麼」好好喜歡自己呢?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告訴自己,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也不斷拓展自己的不同面向,例如創立粉專、在HKese上發表文章,來獲取成就感

我們會好的,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得相信自己,因為你最了解你了,對嗎?我的國文老師曾經告訴我一句話:「別人的可惜,不一定是自己的可惜。」現在我把這句話原封不動送給你,別人不一定知道,自己所做的努力。所以,當有人質疑你時一無是處時,好好地,告訴自己,這一路走來並不簡單

另外,保持一定的睡眠、與較好的朋友保持聯絡、培養興趣,我也都覺得是很好的抗憂方法。

***

五、筆者目前的身心狀況

下下項是有些可怖的自殺橋段,我們先來談談我目前的狀態。我決定要將我的經歷,以小說的方式撰寫成文,以抒發這段時間的不舒適。

還記得之前躺在床上,我告訴我母親,等到我離開人世時,一定要把我的文章與創作的出版成書。那時,我母親淚眼婆娑。而今放棄了自殺後,我覺得能自己經營社群還不錯,至少可以眼睜睜地看著有人被我的文章療癒。腦中雖然仍有些壞念頭,會覺得很喪氣,但總體來說,我覺得是樂觀的,只要再一些時日,我的輕度憂鬱症好全了,我也可以好好過生活了。

放棄了自殺後,會有個想法,覺得活著很好,有各種可能性。如果跨過了死亡,連死亡都不怕了,我還害怕什麼呢?

© 本文由作者【宏先】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