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評賞】程展緯(母體錯誤,2020):《地球監獄論》

Paul

Paul

2022年3月8日

Cover image

由被告知要脫掉左鞋子卻脫錯了右鞋子的一刻,我已正式地踏進這個「錯誤」和「監獄」裏。這個「監獄」沒有像《沉默的羔羊》般的不寒而慄,也沒有像《七號房的禮物》的溫暖煽情,卻讓我樂而忘反。

先是看到作品《香港身份證》,在正常的社會裏,我們被告知要好好保護個人身份,「個人私隱」,「肖像權」都是法律下賦予的人權。可是在這個「監獄」裏卻放着密密麻麻的照片,被放大的身份證,所有該隱藏的都表露無遺。2019的社會事件發生後,所謂的人權仿佛被加上了一層「錯誤」的保護膜,一夜之間,沒有人再願意除下身體上僅餘的保護,而不合理的保護也成了衆人 的恐懼。

我曾聽說過一個假說叫《地球監獄論》,主張地球是用來囚禁在宇宙中犯了罪的靈魂, 並希望他們在地球中學習悔改。外星人則在月球監視人類,讓人類在地球上為掠奪資源而自 相殘殺。反正每個人早在母體裏已被困和監視,不如大方赤裸一點。或許有一天,能在這「監獄」裏找到曾一起逃脫及期望改變的同伴。

走着走着到了《靜物寫生》,看到了一個展示櫃裏放着不同的生活物品。看到的當下立刻想起 了最近觀看的一套台灣電影《陽光普照》,裡面男主角被囚禁在監獄後希望母親幫他買一些日 用品,這時候鏡頭是照着一本寫着不同編號的簿,然後他對着母親說出一串串編號來表達想 他想要的。展覽裏的展示櫃裏同樣沒有寫着物品的名稱,卻有一塊塊牌子寫着不同的數字。現在的社會仿佛連表達渴望也變得十分困難。數字從來不能代替文字,不過在被囚禁和監視底 下,文字漸漸只能透過修飾簡化才能有一剎那公諸於世的機會。或許應該感恩在香港還可以利用數字表達,畢竟在地球某一處,連數字都慢慢被消失了。 

最走到《耳語》嘗試感受那一丁點的自由。終於知道爲何藝術家被困在此監獄,因他盜錄了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背景蟲鳥聲。看似普通微小的事,卻需用「盜錄」這個負面的詞包裝。身處2021 年,或許不應再奢望任何自由,所謂的自由,是背負着無數人的代價所「偷」回來的。感謝他們, 能夠在這絕望的處境裏聽到鳥叫聲,或許就是支撐着許多人希望和活下去的動力。

離開程展緯的「監獄」,卻離不開「地球監獄」。幾年前曾看過一套電影叫《不存在的房間》,當女主角逃脫了被捆住七年的房間回到正常生活後,她竟感受到無比大的痛苦,更嘗試輕生,最後 靠着兒子的支持才得到活下去的動力。或許這個「監獄」一生都逃不掉,我告訴自己,既然已踏進這個錯誤,不如把另一隻鞋子也脫掉,反正雙腳赤裸的早已大有人在。

 

© 本文由作者【Paul】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