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se 原創】【How-to】【自我成長】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如何自我預防與檢測

宏先

宏先

2022年3月8日

一個人窺探石塊縫隙。圖源:pexels-faisal-rahman
一個人窺探石塊縫隙。圖源:pexels-faisal-rahman

幾經思考,我該以什麼模樣,慎重地來面對第一次的原創刊登,我想,我只能以我參與過的人生低谷出發,並希望這些經歷能帶給你希望。本旅程分成四篇文章,有興趣的讀者請利用搜尋關鍵詞,或點擊我的個人專頁,來進行收看。

  1. 《又是低潮期?不可不知的九大心法》
  2. 《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如何自我預防與檢測》
  3. 《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上)》
  4. 《確診憂鬱症該怎麼辦?來自一位休學高中生的心路歷程(下)》

準備好了,就可以一起來看我們的第二篇文章,繼續我們的復原之旅。

***

來自《關於憂鬱症- 憂鬱相關文章-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這篇文章提及,依照目前診斷憂鬱症的標準(DSM-5)共有九個症狀,至少五個症狀以上,持續超過兩週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就要小心可能是得了憂鬱症。這些症狀包括:

  • 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 興趣與喜樂減少:提不起興趣
  • 體重下降(或增加) ; 食慾下降 (或增加)
  • 失眠(或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 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
  • 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 無法專注、無法決斷:腦筋變鈍、矛盾猶豫、無法專心
  • 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

***

而這邊有,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病人健康問卷,可供你參考。為了方便起見,筆者替大家打在下方,大家可準備紙筆,來為自己自我檢測。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標誌。圖源:該協會

病人健康問卷(PHQ-9)

在過去兩個星期, 有多少時候您受到以下任何問題所困擾?

  • 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感到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入睡困難、睡不安穩或睡眠過多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感覺疲倦或沒有活力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食慾不振或吃太多力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覺得自己很糟、失敗,或讓自己或家人失望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對事物專注有困難, 例如閱讀報紙或看電視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動作或說話速度緩慢,或煩躁或坐立不安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種方式傷害自己的念頭

○完全沒有 ○幾天 ○一半以上天數 ○幾乎每天

***

各位讀者已經檢測完了,無論你的結果為何,預防與治療都是非常重要的。各位讀者要知道,在真正的身心科療程中,除了抗憂、血清素的藥之外,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心理諮商,甚至是自我思想調適、家人親友的陪伴支持。在本篇,我會提供自己在輕度憂鬱症時期的抗憂方法,而下篇文章我會主要討論我得到憂鬱症的原因、心情、診斷過程、目前狀況等等。

所以,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協助各位重拾快樂。

***

一、正視自己的情緒,也不用放大恐懼

許多人會以為情緒來了,壓下去就好了,其實筆者並不贊同這種做法。長久以往,這樣會導致情緒調節不穩,你最後會發現,為什麼自己會無來由地煩悶、悲傷,這恐怕就是所謂壓下去的後果呢。而當中最大的危機是,在憂鬱症診斷當中,其中一項也是「無來由的負面情緒」,這點各位讀者要特別注意。

筆者私下面對難關時,常常會放大恐懼,我會十分害怕失敗。其實想想,失敗了會怎麼樣嗎?至少我們正在嘗試,對吧?這點在第四點會有比較完整的延伸。

***

兩位運動員擁抱。圖源:pexels-pixabay

二、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許多人,包括我,都會擔心他人的眼光。想當初一開始辦休學時,我很擔心別人是否對我投以異樣眼光,但親愛的,我們要相信別人,他們很溫暖、能理解你的。

那相信自己呢?我們要給自己一段療傷的時間,信任自己的復原,這不會這麼快的,但會好的。讓我想起《瀑布》的一段話,賈靜雯飾演的媽媽,看著王淨飾演的女兒,已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她說:「不要再問我好不好了,媽媽會想辦法好起來的。」那一刻在影院我熱淚盈眶,深受感動。

所以,請相信自己吧,也相信別人吧。

***

三、要知道相同境地的人也不好受

這和上一篇的《又是低潮期?不可不知的九大心法》有些像,當中提到過:可以與自己熟知的親友、同學、同事比較競爭吧。如此便可以對於「她是因為付出過很多努力、何種努力,才有今天地位與成就」有更深了解。

每個人都是經過很大的努力的,都不是一蹴而成的。親愛的,你現在的苦境也許別人也正在經歷,所以不要覺得孤獨,在這條路上,看看他人、再看看自己,也許你的時區從未晚。

***

兩位膚色相異的女子擁抱。圖源:pexels-anna-shvets

四、承擔後果,這樣才允許了自己悲傷、轉換跑道、釋放的權利

不知道你是否也是這樣,我是個不敢犯錯的人,在得到憂鬱症這段時間,我的學業進度與交友狀況停滯,我十分痛苦。但在這段時間,我有個體悟,就是我該勇於承擔後果,好讓我在狀態比較不好時可以好好悲傷

也許有些人,總是忍得太久,才會一夕之間崩塌。

這呼應到了第一點,不願承擔後果、逃避現況的人,也常常會造成他們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導致他們的情緒時常在波動,而無法達到平穩自信。如果各位讀者對於培養自信這個議題有興趣,不妨看看我上一篇文章:《何謂自信?培養自信的五大認知》

***

五、透過自我認同、自我追尋,找到輕鬆、和緩、平靜、踏實、良好的作息與心態

這是筆者個人親身體驗後得出的結論,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求自我認同,在過程中我不斷疑惑,我究竟要的是什麼。後來我想,我知道了,我想要找到平靜與和緩的心態,這是我一直在追尋的。

憂鬱症邊緣的你我,也許狂喜不是最好的道路,但踏實的幸福與自信心,是最好的良藥。

共勉之。

© 本文由作者【宏先】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