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地緣政治學-瞬間看地球》(書評)【現今版本已經過修訂】

小火龍書櫃

小火龍書櫃

2022年2月28日

書名:超地緣政治學:地理×政治×世界史,培養世界局勢的主體觀點 作者: 茂木誠 出版社: 易博士出版社 類別: 外交、國際關係、政治 推薦程度: 8.5/10
書名:超地緣政治學:地理×政治×世界史,培養世界局勢的主體觀點 作者: 茂木誠 出版社: 易博士出版社 類別: 外交、國際關係、政治 推薦程度: 8.5/10

大家中學歷史課程也會學到,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大部分國家分裂為由美國統領的資本主義陣營和蘇聯統領的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就像象棋紅黑方般互相對壘、互相角力,務求將敵對陣營置諸死地。那時並沒有任何「楚河漢界」,所有界線都是兩大陣營自己設立的 。然而蘇聯已經解體、冷戰宣告結束,世界的紛爭並沒有因此停頓過,無論歐美亞於近期也有不同的政治事件發生,全球化令各個國家的經濟、地位甚至安全就像用了一條麻繩把大家捆綁了一起,因此其他國家發生任何事我們都不可以隔岸觀火。大部分人衡量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也許都會使用意識型態來分別,但我可以在這裏跟大家說這個標準已經站不住腳。而這個世界無論怎麼變化,都只有一樣東西是不會產生巨變:地理環境。因此認識地緣政治以分析國勢才可以將世界操控在自己的手掌中。

這本書集中在16個對世界影響重大的國家中以地形、歷史、文化等因素分析政治走勢,其會用簡單明瞭清晰的漫畫將背景知識帶入給讀者,並向大家介紹地緣政治如何影響每個國家領導人的決策過程。在開始分析前,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手上拿著地球儀一同閱讀,因為作者在引言已經告訴大家我們手上拿著長方形平面的地圖並不是真實世界的比例。我們怎麼可能將橙皮打開成為長方形呢?因此以球體顯示世界位置的地球儀才是較準確。

作者開宗明義告訴了大家地緣政治根本原則有三:第一,國家的根本價值、行為原則就是生存 ;第二,領土接壤的國家互相敵對;第三,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作者還提出「陸權」、「海權」的概念:陸權是指國家偏向與大陸國家接壤,其以陸軍作為首要力量;海權是指國家偏向被海洋包圍,其以海軍作為首要力量,因為利益衝突兩大勢力互相對立。掌握此三大法則和概念,基本上已經可以分析到不少大國的走勢。 

實不相瞞,把這本書籍從我的願望清單中直接拿出來閱讀是因為最近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局勢極度緊張,求知慾十分巨大和對社會科學有些興趣的我就會想:為何他們就像宿敵一般仇恨對方呢? 地緣政治可以給予我們一些啟示。首先俄羅斯屬於陸權國家,其擁有龐大的領土並橫跨歐亞大陸。但是再細心思考,俄羅斯上面的北冰洋以前長期結冰,太平洋被日本、美國等攔截,因此俄羅斯在尋找出海口的目的下向黑海和地中海擴大勢力。因此俄羅斯便在2014年以「公投」奪取克里米亞的主權。所有文化、歷史因素在地緣政治只能參考,重點是行動是否能有戰略利益和用處。克里米亞位於黑海沿岸,其塞凡堡(Sevastopol)內擁有俄國艦隊的基地,為俄國爭取海權的第一步,對俄而言極具意義。

俄烏局勢(來源:BBC)

而且烏克蘭的民族分佈極為神奇,東烏文化、政治取向均親俄,西烏政府因2014年烏克蘭革命由親俄轉為親美,並嘗試加入北約,那麼如果俄羅斯的「後花園」投靠美國,將可以以軍力封鎖黑海出海口這個咽喉要道。故此2022年普京終於看不順眼,決定進攻烏克蘭。其實從現今形勢我們可以得知,俄軍好似想把烏克蘭滅掉般。原來烏克蘭肥沃的黑土帶盛產小麥,並擁有大量鐵礦,對俄國而言絕對是一塊「肥豬肉」,因此烏克蘭亡國並收歸己有對其是最佳結局。

為何普京能事無忌憚、無懼制裁般強硬進擊?這也是地緣政治。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其實是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緩衝區,假如俄羅斯完全掌控緩衝區對歐洲各國、英國會帶來極大威脅,因此歐盟和英國都虎視眈眈烏克蘭局勢。而大哥美國為何不像波斯灣戰爭和敍利亞內戰般出兵呢?其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已經不像以前般強大。經過冷戰與蘇聯的對抗,美國其實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再經過金融海嘯等經濟事件,美國國勢開始衰退,因此其開始將焦點放回國內,開始減少對外軍事事務。美對俄「硬碰硬」只會雪上加霜、鋪上蘇聯的後塵,因此美國其實不敢輕舉妄動。 歐盟最大國德國之前贈送烏克蘭500個頭盔被國際恥笑,其實原因在於德國被俄國握著要害。德國有四成以上的天然氣是由俄國進口,假如你是領導人,你會冒著被其切斷能源的風險阻止俄羅斯嗎?

儘使如此,作為敵人的敵人,西方國家理應向朋友提供援助。雖然以身犯險,現今德國依然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刺針飛彈,並同意授權荷蘭向烏克蘭提供德製軍備。「人在做天在看」,未來局勢如何,其他國家為虎作倀、見死不救還是義憤填膺,世人將看在眼內,並將其記錄在歷史冊內。

不妨將視線放回亞洲,看看最神祕又最有威脅的國家——北韓,金正恩為何研發核彈和為何其他國家對其有愛又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般呢?在蘇聯解體後,北韓陷入「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的境況。大家以為中國和北韓是朋友?不是。記不記得「第二法則」?鴨綠江水位很淺,之前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能輕鬆渡過,又怎能保證中國不會再次渡江呢?因此為了自保和維持家族獨裁,金氏只能研發核武。而北韓依然屹立不搖的原因在於其為各國之緩衝區。中國無須面對南韓、美日無須直接面對中俄、南韓無須害怕中俄入侵,一舉三得。

南北韓局勢(來源:CUP)

從上兩個局勢,我們可以得知這個世界就是一盤棋局,各國勢力互相角力。假如國家依然活在意識形態的美夢中,遲早會黔驢技窮。相反,地緣政治就像孫子兵法般,透過分析世界以策最精確的戰略,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史上有違反地緣政治者,最後便在戰爭中被一一消滅;然而如果國家胡亂用策、窮兵黷武,就像象棋中胡亂用車一樣,只會被將軍抽車。例如核武在地緣政治中為「自衞」、恫嚇其他國家以不敢侵略,但如有人將其用為侵略其他國家之用,只會迎來世人的藐視、冷齒。

記住人沒有永遠的敵人、朋友,只有利益,自己利用現實主義的地緣政治學分析見解、不被危言聳聽,才是現今存世之道。

註:祝天佑烏克蘭,世界平安。
 

© 本文由作者【小火龍書櫃】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