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問路遇見的五類人

葉竹

葉竹

2022年2月22日

Cover image

由於不諳看地圖,旅行時經常要沿途問路,碰見不少有趣的當地人。

第一種是喋喋不休型,他們會滔滔不絕地回應,提醒你坐甚麼車到什麼站下車,還有幾分鐘才有車到和下車附近有甚麼標誌,雖然有時會說錯了站名,要多走半小時才到,但我知道他們只是好心提醒我要減肥。

第二種是冷酷耍帥型,只會盯著你冷冷地回答:「向前走。」連前行方向也懶得指,他以為自己是在演高冷霸氣的偶像劇男主角?還是在演沉默是金的魅力大叔?

第三種的暴躁易怒型,第一次問,他們完全沒反應,以為是他們的耳朵有障礙,唯有大聲喊出問題,卻聽到他們比我更高分貝的聲量,還把瞳孔和鼻孔撐大:「都說了是右邊!」請問你什麼時候回答過我?

更有一種是萬物皆空型,視而不見,聽而不應地向前走,無論我如何大聲疾呼,他們也能不惹塵埃地飄走,回應我的只有他們的背影和幾片落葉,是我當時穿了隱形斗篷嗎?

在日本問路,卻常常遇到熱心助人型。有一次在大阪,列車轟隆隆地穿過晨霧,我和旅伴終於到達了北野田站,可找不到旅舍,又看不懂地圖,只能找個人問路,但路上都是老年人,而我們當時都不稔日文。定位人肉搜尋,發現最年輕的只有站在超市門口抽煙的青年上班族,懂英文的機會率比較高。目標鎖定,就問這個人吧。

或許旅行會讓勇氣加倍,我拖著行李箱踏上前,講了一串英文,可他只是傻傻地看著我。我立刻把旅舍改為「ホテル」,謝天謝地,他終於聽懂了這個片假名,然後我把手機的地圖拿給他看,他認真地研究方向。突然,他從牙縫中擠出類似「follow」的發音,真沒想到他肯帶路。似乎怕我懷疑他偷我手機,他記住了路線就還給我,再上前探路。走了幾分鐘,我終於看到旅舍,可他還往前尋覓,我立刻用肢體語言告訴他找到了,還和旅伴向他一百八十度鞠躬以示一萬分感謝。

其實當我只是一個遊客時,寧要虛偽的熱情,也不要真誠的冷漠。

© 本文由作者【葉竹】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