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是一廂情願嗎?

C

CDwithJJ

2022年2月21日

Cover image

  香港自1月底開始再次出現可觀數字的確診個案,依稀記得當時的數字大約落在150宗左右,而且大多數個案的患者均集中於葵涌地區一帶,政府隨即展開對某些屋邨的強制隔離措施,惟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根據政府今天公佈的數字,確診數字經已來到了超過7500宗,而初步確診數字則不會再另行公佈,但根據早前一星期的數字可推算,加上初步確診數字,超過1萬宗是非常合理且保守的估計。在近日世界各國都陸續宣佈將不再實行強制的防疫措施的形勢下,香港人不禁開始思考到底「清零」的意義何在?


  疫症肆虐全球眨眼來到第3個年頭,大家都有種仿如隔世的感覺,可惜一年又一年想疫情早日結束的希望最終化為了泡影,如今香港人正面臨一場來勢洶洶的第5波疫情,接踵而來的是更嚴格的抗疫措施,甚至即將推行「疫苗通行證」,進入大部份場所時均須出示疫苗已接種證明方能通行,此舉無疑是想透過對仍未接種疫苗人士的生活製造不便,從而達到增加疫苗接種率的成效。

  隨住不斷有人提出應否仿傚外國與病毒共存的抗疫政策,政府旋即提出「動態清零」的策略,惟至目前為止好像仍沒有人能清楚解釋到底何謂「動態清零」,政府高調指現階段不會採納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方針,即是代表強防疫措施只會更雷厲風行及收緊,更多難以想像的條例將會推出。


  現時仍然選擇用強力清零為其防疫方針的國家相信只會越來越少,眼見西方各國陸續開關,不顧一切選擇清零恐怕最終只會落得被邊緣化的下場,長遠對經濟發展並無益處。政府,繼續清零只會令市民生活更加不便且無奈。


 

© 本文由作者【CDwithJJ】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