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背後的男人

Isaac Kwong
2022年2月4日
做自己背後的男人
「這裡這裡!」「搞錯呀,一早應該拿出(八達通)來吧。」大清早便被吆喝,感受如何,可想而知?
被人指責,不被理解,無名火起,實屬自然。怎樣才能不予反擊、卻同時可以在數分鐘裡,撲滅大火?這實在考驗自身修養和情緒智商。
那天早上,如常乘坐東鐵線上班,如常在上車後,我才在車卡裡拍咭,進入頭等,好讓自己在開工前能稍休安靜。等了數分鐘,頸已伸長半吋,烈車才到達──還以為那是近日經常碰上的九卡烈車,上車後便習慣性地將八達通拍向某個位置。
誰知那卻是十二卡的烈車,結果,一拍落空!深知背後有人,是出名心急的港人,便焦急起來,再三胡亂地將拍咭拍往牆上,卻仍未聽到嘟嘟聲響──只因本人視力有限。
造成狹路塞人事件!背後第二位男人便順口彈出一句怨言。幸得背後的第一位男人出手雙助,才能成功嘟咭入閘──他說了兩次「這裡」,眼見我仍無法拍中,便拿起我的八達通,代為嘟咭。
坐下後,倦意消散,怒氣漸升,兩個嘴角也沉沉下垂!「只是多等數秒吧!用不著如此兇……」更多反駁不便多提。我甚至想過上前理論一番!但此舉毫無好處,浪費了美好的早上時光!那麼,怎樣方能安撫自己呢?
「跳入跳出」。情緒快速轉移
深呼吸數次後,嘗試跳入背後那位急燥男人的處境,他如此氣惱的原因是什麼?是否今早烈車來得太遲?是否昨晚睡得不好,還是在狹窄的車廂裡,他根本沒有看到我拿著視障人士專用的白杖?
接著,跳出這個處境,回想一下,自己又曾否因著被人阻路而心有不滿呢?當然有!那位工作效率不如期望的收銀員、那位在出閘之时才在包包找來找去的途人……
思念至此,並配以深呼吸,情緒漸漸平伏,我也可以好好享受這30分鐘的寧靜車程!
平日練習,能有效回應突發事件
此練習源於《心理靱性》一書,撮錄如下,供大家平日操練,以備不時之需。
不論喜歡或討厭的情緒,都會以自我保護與自我提升的方式引導自身行為。因此,不用害怕、否認、隱藏或故意忽略情緒。但我們須要為如何體驗與表達情緒負責。
以下練習是要讓自己習慣運用高階大腦來管理情緒,讓情緒不會阻礙決策,甚至化阻力為助力,讓情緒幫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回應。先要靜靜傾聽,體會自身情緒!
練習:體會他人感受
我們經常批評別人的行為,此練習則會帶入自己的感受與經驗,培養對他人的同理心。
1. 他人做出什麼舉動時會讓自己心生反感,譬如:下班前,上司才要求你加班,;朋友遲到30分鐘,卻不道歉。
2. 觀察內心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感受,包含想法和評論。然後,將這些反應暫時放下。
3. 啟動好奇心,讓前額葉皮質開始工作,想想這些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經驗欠奉、缺乏能力嗎?還是生活太忙碌?
4. 回想自己是否做過類似的事,想想自己,就能更容易理解和原諒別人,同時也能理解和原諒自己。
5. 記住那些行為(自己和他人的)都是根源於之前累積的習慣,那是為了當時的生存而做。了解這點後,就能產生多一點同情和寬恕。
6. 情況許可的話,告訴對方你能體會他們這樣做的理由。你可以跟家人或朋友說你能懂他們的感受,和他們確認你的解讀正確,讓他們感到被關心。當對方接收到別人的體諒,便會願意改變行為,這能幫助他們建立新習慣。同理心的練習可以提升前額葉皮質的功能,讓自己深入調整舊有的習慣反應。
同理心是情商高低的基礎,比起高智商,擁有高情商會讓我們更容易獲得成功。若能理解別人的難題,與他們產生良好連結,我們就能建立豐厚的人際資源;處理自身情緒時也會更有耐性。
盼望上述個人經歷和簡單練習,能帶給大家更自在的生活、平穩的情緒禾良好的關係!
© 本文由作者【Isaac Kwo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