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千萬別抬頭》

R級影評
2022年1月31日
一年前,我們撕下了2020年最後一張日曆,滿懷期待地告別「現代史上最糟糕的一年」,Netflix甚至找來《黑鏡》製作團隊、集結一幫華麗卡司,製作了名為《再也不見2020》的偽紀錄片,用諷刺喜劇的方式帶領觀眾把新冠肺炎肆虐、名人辭世以及漸趨失控的BLM運動等年度大事件通通回顧一遍,希望以這部電影作為告別式,將這些災難送進歷史,慢走不送。⠀
⠀
非常遺憾,如此糟糕的一年竟然還有續集。人們對於2020的所有咒罵,代換成2021依然適用,疫情持續延燒、國際局勢依舊詭譎,所有時事都充滿荒謬的既視感,面對末日危機只剩下無力吐槽。⠀
⠀
Netflix從善如流,除了推出參演名單更豪華的《再也不見2021》,更從派拉蒙影業手中買下《千萬別抬頭》的全球發行權,挾帶7500萬美金製作成本,找來鬼才導演亞當麥凱,集結李奧納多迪卡皮歐、珍妮佛勞倫斯、凱特布蘭琪、梅莉史翠普等全明星吐槽大會,直球對決這個比電影更荒謬的現實世界。⠀
⠀
《千萬別抬頭》的故事始於仰望星空,天文學家凱特(珍妮佛勞倫斯 飾)與指導教授藍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飾)發現一顆彗星直衝地球而來,預計半年後即將消滅萬物—包括人類,他們決定上報NASA,但這可不是《世界末日》或《彗星撞地球》,他們沒有因此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反而變成官僚與媒體之間的皮球:初訪白宮被當成笑話打發、二訪以為總統終於願意正視浩劫,沒想到只是想透過操作外患解套公關危機,順便滿足矽谷大佬的利益;凱特與藍道則被推上政論節目,成為速食新聞的犧牲品。⠀
⠀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錯誤論斷」⠀
⠀
馬克吐溫的這句話,為《大賣空》賦予了當代意義。亞當麥凱將早期在《週六夜現場》培養的喜劇節奏用在解構社會議題上,透過華爾街立場各異的幾位小人物、合力建構起環球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並將複雜的金融概念化繁為簡,私以為是他的巔峰之作;《千萬別抬頭》雖然在節奏整合與角色描繪都差了一截,但涵蓋政商勾結、媒體亂象等陰謀論,上至政府權力傲慢、下至百姓反智盲從都成為諷刺對象,同樣可以這句名言一以蔽之。⠀
⠀
坦白說,《千萬別抬頭》的諷刺並不高明,無論是梅莉史翠普飾演善於作秀、活躍於社群的總統,或馬克勞倫斯詮釋孤僻自大、彷彿真人版Ai的科技巨擘,實體化的政治迷因都像極了真人版《辛普森家庭》或《瑞克與莫蒂》,沒能順勢挖掘更深刻的媒體亂象是可惜之處,但我還是無法討厭這部片—那些天文理論與體制架構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亞當麥凱很認真在表達他的厭世,而這種厭世是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在好萊塢電影被展開。⠀
⠀
當權力菁英不想聽真話、大眾只關注流量密碼,像凱特與藍道這種敢說真話的人,在慣於逃避現實的瘋狂世界也難逃被噤聲的命運。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不算短,但只要能讓你在混雜無奈與娛樂性的觀影過程中,因為他的憤世嫉俗露出一絲苦笑,這部電影就成功了—人和人的溝通、有時候沒有用,亞當麥凱用一部眾星雲集的災難喜劇咆哮「人類都去死吧!」說不上擲地有聲、但絕對震耳欲聾。⠀
⠀
「我覺得歷史在重演,人們需要意識到歷史與循環的存在。我不知道這部電影能改變什麼,不過至少他能達成某種宣洩」⠀
⠀
作為民主黨的擁護者,亞當麥凱從不吝在作品中表露自己的左派傾向,當年以改編錢尼的傳記電影《為副不仁》意外呼應川普勝選的亂象,他就曾做出這樣的宣示;而《千萬別抬頭》在這個時間點問世,難免將肺炎疫情與彗星浩劫對號入座,並聯想批判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而我以為如果因為立場相左而錯過本片是很可惜的,回想因為蕾神之鎚而在新聞篇幅消失的公投議題,會發現本片帶來的當頭棒喝比想像中更近—當我們習慣低頭尋找小確幸,也別忘了抬頭還有星空值得仰望。
© 本文由作者【R級影評】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