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學圖小筆記(一):作為行星的黃星星,是一種孤獨的淒美

Owen@taekwondowen
2022年1月23日
多年來對不少身心靈的學派研究都略有參考,直至發現「瑪雅圖騰」的存在,對於個人在靈性學習的一途上,像是發現了一道難以想像的光芒,一下子把我的焦點都轉了過去。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其中對個人的成長的導向,很準確地形容了自己一路走來的道路。那麼,到底「瑪雅圖騰」對於個人是如何分析呢?我就以我本人的「命盤」:KIN88,行星的黃星星,作為分享的開端。
瑪雅圖騰共有二十個,但構成每個人的「命盤」卻共五個,配合十三個調性,組成共有260個不同的「命盤組合」。
「黃星星」是我的主圖騰,「黃色」本身帶有收成、結果的意思。「星星」則真的以天上的星星作喻,是在天上閃耀的光芒,有讓人讚歎的美麗,也能在人迷路時帶領人們找到方向。在人而言,「黃星星」會是適合擔任顧問、藝術家等工作,特別擅長給予評價和獨特的分析。
然而,同為「黃星星」的特色,也是其最大的缺陷,就是「黃星星」不似「黃太陽」:「黃太陽」是很強大而悅目的光芒,就是一個明確的領袖角色,當中名人包括愛因斯坦、尼采、達爾文,香港的有鄭中基,日本的男公關羅蘭,甚至是台灣的雞排妹鄭家純等,都是獨具強大的魅力吸引人們去跟從他們,甚至是開創一個時代的角色;但是,「黃星星」的魅力遠不像「黃太陽」一般,反倒更像是一種無法消失的陪襯,名人數有安徒生、朱自清、周華健、張學友、蔡卓妍等等。
以香港人較為熟悉的人物作比較,張學友當然是一代歌王,其地位是難以憾動的,但是,相對於鄭中基比較之下,鄭中基反倒容易吸引眾人的目光。又例如拋出「上帝已死」的尼采,引起了在龐大信徒中對於宗教教會的反思,而安徒生留下的童話,還有朱自清的「再別康橋」,雖然都能令大眾有著顯著的印象,卻沒有如尼采般吸引眾多的跟從者。
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如果夜空之上沒有星星,感覺怪怪的,卻沒有甚麼影響,不過如果天上多了漫天星星,卻能令人賞心悅目,甚至驚覺大自然的美是多麼的催燦,可是,你卻總難說得出,那一夥星是哪一夥星。
星星的光芒也不像太陽。太陽的光芒,是你無法逃避的,你再低下頭來,太陽的存在就足以讓你記住他;可是,只要你一直不抬起頭,星星再光,也無法為你的人生帶來甚麼。
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是一份莫名的感觸。
一直以來,不少人都會不知怎的,突然會走來找我傾訴甚麼,我也鮮有拒絕的,而且亦很樂意給多一些意見(合不合聽是另一回事)。更多的時候,是一早給予了的建議甚至預測,別人不理,最後卻犯上了曾經說過的錯誤(當然我也不排除這只是處女座的傲慢),當回想自己是作為黃星星的人生時,便會明白,自己只能在遠方引路,總不可以像太陽一樣用溫暖把你引向那個方向。
除了主圖騰以外,構成一個完整命盤的其他部份,更能突顯出瑪雅圖騰對於生命的參考,你知道你的瑪雅圖騰嗎?不妨告訴我,或讓我和你一起尋找屬於你的生命密碼。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