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演變成人禍 - 疫下犧牲品

Dr. Leo
2022年1月19日
2019冠狀病毒疫症來到2022年1月,萬萬想不到竟在文明度極高的香港出現某物種的大屠殺畫面。事源日前於銅鑼灣寵物店有店員確認染疫,之後再有顧客及其家人染疫,政府當局在店內發現11個倉鼠樣本呈陽性,染疫店員未增到訪過的大埔倉庫亦有環境樣本驗出陽性。漁護署署長指,在銅鑼灣寵物店採集了125個動物樣本,其中11個初陽,全為倉鼠樣本,11個陽性樣本中,5個Ct值較高,即病毒量較低,之後或驗出陰性。漁護署亦在該寵物店位於大埔太平工業中心的倉庫採集511個動物樣本,暫未有檢測結果,但環境樣本驗出陽性。
最終漁護署得出的結論是,決定人道毁滅約2,000隻動物,包括銅鑼灣寵物店及大埔倉庫約1,000隻動物,以及全港所有售賣倉鼠寵物店內共約1,000隻倉鼠。此外,在上月22日和本月7日分別進口的1,080隻和838隻倉鼠,漁護署更「強烈建議」市民交出上月22日或之後購買的倉鼠人道毁滅。
事件發生得非常突然,而相應措施亦極為果斷,在極度欠缺實證的情況下果敢地採取「一刀切」方式「處理」懷疑傳播病毒的物種。這是否特首林太日前於記者會上自豪地提出的「快、準、狠」措施之一呢?
其實無論做任何決定,只需要理據充分,並且顧及他人感受,別人就算不情願接受,也會明白或體諒。可是這次採取的緊急措施,在理據極不充分及忽略人性感知的情況下實施,不得不讓人覺得特區政府輕易地把生物如同死物看待,這種冷冰冰的手段就像在告訴市民,在官員眼中的牠們,「死」不足惜……
© 本文由作者【Dr. Leo】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